狂人之家 ——记录我们经历的这个时代

标题: 正見與偏見——初識龍泉寺 [打印本页]

作者: 狂人    时间: 2014-9-27 22:05
标题: 正見與偏見——初識龍泉寺
文|贤斌

2013年的3月17日,我到了北京龙泉寺,在那里呆了一个星期。山上很安静,每天只是吃饭、睡觉、干活、念经。入境问禁,入国问俗,自命熟知传统文化的我,很快适应了山上生活,也不认为自己有什么改变。如今细想,改变,却是有的。

礼拜求恭敬
刚上山时,虽然也跟着居士们一块上早课,心里想的只是“到哪守哪的规矩”,事实上心中并不自在。先是早课内容跟不上,拿着课本找不到地方,每次傲然站立,冷眼旁观,不知道那些人在念什么;其次很反感要顶礼跪拜,当时我还向一师兄说“我们儒家是不拜偶像的”,谁想他回答说“我们不拜偶像,我们拜的是佛”。于是,我权且认佛作一长者,如同孔孟,如此一拜,却也无妨。
而事实上,这只是权宜,不是究竟。顶礼不是世间的“屈尊”,而是在学习去除执著和傲慢,培养起自己的恭敬心。当然,这是我现在的想法了。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居士的学习并不是天天佛经,居然还有《弟子规》和《治家格言》,这些我太熟悉不过,很是高兴。后来知道师父并不一上来就让居士学习佛经,而是让大家从这些简单的儒家书来学。再之后,我打消了早年那种佛教是外来的,不是中国正统文化的念头。因为我忽略了汉传佛教这一重要内容,而佛教早已化入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了。山上学习不废儒书,我读书却不理会佛教,却是大不应该了。

门户之见与执着
在山上每有余闲时,我会和师兄们聊天。当时对佛门的礼仪很感兴趣,因为儒家也有古礼。我向他们询问合掌、问讯、礼拜、请经的仪轨,期间我会时不时说“儒家礼如何如何”,而心中想的是“儒家也有很好的礼仪,不只佛门有”。现在细想,似乎自己对儒学也没有很好的认识,因为儒书我也读过:学者要有师承,但不可有门户。我虽然知道点古礼,但我践行过吗?自以为是、学而不化,就是我这种了。

发愿不吃肉
如此过了些天,有那么一天中午,我用过午斋出来,走在去教学楼的路上,猛然想起这么一件事来:山上的斋饭是全素的。也就是说,这些天来,我根本没想过要吃肉。更或者说,我是可以不吃肉的。就在那时,我起了个心念:肉不是自己的必须品,可以不吃。再后来回家前,北京的朋友为我饯行,他是受过皈依的。我们点了一桌素菜,席间他说一句“有时你想想,和吃尸体没什么区别”,这一句让我记忆至今。回到学校,下意识的我看了许多关于素食健康和慈悲不杀生的资料。种种这些,让我至今不愿再吃肉。


真正的修行人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有些境界你不见到往往会以为它不存在。现在一些借所谓“人性”谈些似是而非的道理的人,多半是因自己达不到,在以已度人罢。而我在山上,见到了真正的修行人。
有一天,师父带客人来参观寺里的教学楼,我很幸运地在办公室里见到了师父。没有所谓的威严、没有所谓的气场,就那么笑眯眯的站在那里,让你觉得好像在哪见过似的(不过确实天天看到照片)。送师父一行出来,大家都在向师父行礼,这时我看到隔壁办公室的师兄在地上向师父顶礼。师父走后,我很是感慨:什么是心悦诚服,什么又是以德服人?

学习与修行的法门
临下山,我向法师辞行,问了这样的问题:修行有哪些要求?法师告诉我说:首先要有明师指引,其次要有修习的环境,最后要有次第。临行,法师嘱我两句话:1、好好学习,尊师敬长;2、做人要低调、做事要中调、修行要高调。
法师讲的这些,我记忆深刻,有欲“书诸绅”的感觉。这些学修的法门,对于山下的生活学习来说,又何尝不是一样呢?

后记:714日,我参加“心文化之旅”,再次上山,并在活动结束后呆足了一个月方下山。9月开学,我参加了上海的学佛小组,学习一些佛法的入门知识。山上养成的一些习惯和观念我还有保持,比如早起诵经(偶有一日间断),虽说早起仍困难,但全天精神是好的;再有就是不吃肉,学校食堂居然有素菜专口,大是幸运;学佛小组的学习后,学会审察自己的言行,虽说“吾日三省吾身”我早就读过,但真正受用却是这些日子。我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到:自以为读了很多书,如果只是拿来闲谈,增长的只是执着和傲慢。这样的读书,了无益处。


编|禾安

*****************************************


觉得不错就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吧!
有什么感想请直接回复本条微信!









欢迎光临 狂人之家 ——记录我们经历的这个时代 (http://daxuehewe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