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之家 ——记录我们经历的这个时代
标题: 河大的建筑(原刊《狂人》第三期) [打印本页]
作者: 魏庆彬 时间: 2011-10-14 12:40
标题: 河大的建筑(原刊《狂人》第三期)
河大的建筑
乌龟居士
对于建筑,我了解不多。在半年前,问我什么是哥特式,什么是罗马式,什么是三坊一照壁什么是一颗印,我全不知晓。我心中一直想的只是将来能在乡间有一栋别墅就够了。但这个梦想已经不可能实现,现在,心中渐渐浮出的,是将来在温和的森林边缘的山边草地上可以在搭一坐青色的瓦房,瓦房白色的墙壁上一尘不染,青色的干脆瓦片铺在屋顶屋子素净,只要四间就够了:一间书房,一间卧室,一间厨房,一间茶室。书房读书,却不放一本书,卧室放书,睡觉,看小说,厨房做饭,茶室喝茶、抽烟!
说起河大的各个建筑,我自然没有多大的发言权。但那些河大的建筑的历史啊美感啦,让那些专家学者去慢慢说慢慢道吧,我只说我自己的好恶。难道这世界上还有比自己喜欢不喜欢更重要的事情吗?
有说法说博雅楼是河大的美女楼,但我却不喜欢。美则美矣,却太端庄典雅,也就太成熟。成熟美不适于我。而大礼堂若从博雅路一路看过来,却看不出它有多么宏伟,但却从那些窗那些陡陡的屋檐间看出许多憨厚来。这该是河大人的品质。且我不主张学校有礼堂——无论大的小的;只要有一片广阔的四面环树的草地。若有集会,在草地上或坐或躺,轻松而亲切的听。南门我不喜欢,不是不喜欢他的典丽,而是不喜欢它“门虽设而常关”那种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觉。
博文楼,好美,美得让我想起妙玉来!但她却没有生得其所,前面那雪白清秀的老校门将她所有的光彩都夺去了。让我替她生出“既生喻,何生亮”的感慨来。
老校门该是河大最美的建筑了。细细的尖顶,皑皑矮矮的门,圆圆的门洞,美得让人想去抚摸却又不舍,想要离开却又依恋,想要赞叹却不敢大声说话。河大的美女走过她时我劝她们最好低下头,老校门禁不起酸醋来泡的。
十号楼的红墙和化学楼的灰色调很淡雅,远看很清新的。斋房我不喜欢,看见它那局促样我就不敢进去。而最独一无二的恐怕不是那些吧,最独特的还是东门,没有雕饰,没有矫情,自自然然的。这样的校门在全国该是唯一的吧。
河大的新兴建筑退步了。文学院楼迁到了新化学楼。而新化学楼像什么?新化学楼也只有在东操场这个龌龊的角落才有他落脚的地方——在河大的建筑中,他就像一大从花草从中的枯萎标本。我讨厌那儿,何况,楼面对着东操场。失去了为“文”的清静与自然。我不明白学校为什么要作出这样的决定。用通俗的说法可能是文学院院长今年跟关爱和的关系处得不好吧。
但那只是我个人的猜测。
自从文学院搬来,曾经的新化学楼死了,现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化学楼了。非但“革面”,而且“洗心”了。那些不像窗户却像下水道出口的窗户上的玻璃已经焕然一新了,而内部的装潢也可以配得上文学院了。或许,这才是与“文”想适应的品质:一切外在的修饰都只是表象,都不足为道,唯有深入其中,方可了解到他平凡朴素却非同凡响的博大深沉。这就不得不想起图书馆,图书馆实在不美,与这个名字毫不相称。但我们更关心的还是图书馆的本质——图书的数量和质量而不是图书馆的样子吧?
而我们人呢?是否也该少一些外在的修饰,少一些外表的装潢,少一些浅薄的伪装,注重自己内在的修为,注重自己的内心的修养?从这个程度上讲,河大的建筑不能说是退步了,该说是进步了。我也希望文学院能够人如其楼。希望河大的学子,希望河大,都少去做一些表面的文章,用那点精力来提升自己的品质和内在的修养。
欢迎光临 狂人之家 ——记录我们经历的这个时代 (http://daxuehewe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