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之家 ——记录我们经历的这个时代
标题: 批驳《学术快餐——余杰现象》(原刊《狂人》第三期) [打印本页]
作者: 魏庆彬 时间: 2011-10-14 12:42
标题: 批驳《学术快餐——余杰现象》(原刊《狂人》第三期)
文/吴景传
赵建林在《学术快餐——余杰现象》中提到:
“因为我觉得文史哲专业的学生,更多的应该关注事实本身、真理本身,而不是太多的矫情与伪饰。余杰这样的文章,不过是自己翻看的书略多一点,如果拿到真正的学术殿堂上去,则必定贻笑大方的。”
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他又引述钱理群教授的话:“我们的时代需要独立的民间思想者,需要清醒的人的存在。”
在结尾处,他又说:
“可是,清醒的人不可能是那些老是稗贩文字的人,而是应该怀有真正切乎实际生活的思想的人。”
赵看似清醒理性,似也是在标榜自己的清醒理性,不妨感性地将其言说推敲一番。
赵听说余杰的《火与冰》在北京九所高校流行后,“心里颇不以为然,总觉着这多少有炒作之嫌。”“想去翻翻,但终于因为课时的紧张和无边的忙碌,一直没有机会”。据我所知,《火与冰》是因思想尖锐而以手抄本形式流行的,是纯粹的民间行为,作为哲学专业研究思想史的学生,赵是否有思考过在中国的首都——北京的九所高校流行有何文字外的意义?抛开文字上的所谓“稗贩”,总该有事件本身的意义吧?他初始对余杰的这种定位,在我看来,似乎有意气之嫌。
赵对余“一天晚上写3万字”此事的质疑是有道理的,因为赵写散文、诗时是很闲适的,而余杰针砭时弊是激越的,是充满冲动和快感的。谢晋如在告诉赵此事时有“现在”二字,赵模糊了概念,将它处理为一般现在时,试图顺理成章。另外,他举钱钟书“每天只能写500字”来证明文学作品创作的艰难就显得有点幼稚了。如想举极端,则大多人情物理将会失去合理性。赵明显是在表达文学创作的艰难,我以为,为了文学而文学的创作才是艰难,情自中发定是水到渠成之事。
赵因为一个女生对余杰的认同而对余杰的书“稍微翻翻,看看他是如何地讲那些翻来覆去的道理和已经落日黄昏的故事。”这种阅读的动机我不想分析,单从阅读的姿态就似乎有君临天下的傲慢了。如果第一回阅读就抱这种情绪,则难免轻浮了些。
后余杰与王朔、余秋雨、金庸等打官司,赵“我向常抱着冷眼旁观的姿态,不愿意多说什么。”“不愿意多说什么”言下之意是“有所思考,有些想法”。清人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表达这样的观点:人每天的认识都较昨天有修正和进步,如果一直认为待明天再表达,则恐怕任何认识都不可能表达出来,也就没有《日知录》了。赵的旁观者姿态绝不可能是麻木不仁的看客的表现,那是思考未全面?还是事件幼稚得不值得评价?还是他提倡的“清醒”?还是另有隐衷?
我认为知识分子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表达出自己的认识,否则,将丧失其思考的价值,甚至,其存在的必要性都值得质疑。如果关于余杰事的评价超过赵“力所能及”的范围而保持沉默,那我深深体谅,因为在中国现今语境下,能像余杰一样奋不顾身的人已经不多了。
赵接着指出,余杰打官司是“一种手段”“一种借题发挥”,也即宣传策略。姑且这么认同,那么,为了“北大王小波第二、大陆李敖”的自封神话,我对此番宣传极度赞赏。因为,表达思想、救救孩子需要条件,需要群众基础,余杰单枪匹马,他只有通过所谓的“偏颇”来哗众取宠,来引起关注。那么,从官司上体现的民主精神与悲悯情怀,将跳出官司内容本身而成为思想文化界一种警惕。
赵将余杰的文章喻为“学术快餐”,“虽然方便,但却缺乏真正的品位”。我四年来断断续续读了余杰百余万字文章,但没发觉余将自己的文章定位为学术文章,赵氏“稍微翻翻”便作出如此宏观的定位未免有些冒进。实际上,余文更偏向于文化批评,余不是从学理上进行分析,而是和《皇帝的新装》里那孩子一样用幼稚的语气说,“他什么都没穿!”
“但却缺乏真正的品位”此语让人想到城里人和乡巴佬,按赵之言论,大概四平八稳艰深晦涩便是较高的真正的品位吧。那么,依此推理,我们的文学是要分出贵族文学与草根文学了。我想,如果从受众面和社会公益考虑,余杰的快餐似乎更受人们欢迎。
赵引用钱教授的话来佐证自己观点。请注意,钱氏是“独立的民间思考者”与“清醒的人”同时需要存在,也就是说,社会需要分工,人文学者、社会学者分工合作而没尊卑贵贱之分。
为着民族以及人类的进步,赵建林先生表达出对余杰的认识,这种知识分子的精神是十分难得的。我所渴望的是:在当今追求理性主义的现代社会,我们应该支持、尊重、鼓励人文主义者的批评,尽管时有偏颇,但作为一种进步精神,我们有义务去爱护它,发扬它。在一种对等、公平的批评中,人们才能寻找到建设的方向。
欢迎光临 狂人之家 ——记录我们经历的这个时代 (http://daxuehewe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