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之家 ——记录我们经历的这个时代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大学 狂人 文学
查看: 1122|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史] 魏庆彬:“有知无识”与“文而不化”—论国学研究中的观念和方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4-1 17:28: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此为2014年2月22日晚在静安书友汇的讲座,原稿水词太多,此文字为删节版。

按照中国惯例,首先要感谢“国学新知”,感谢复旦大学党支部。由此因缘,大家才能坐在这里,听我来讲一下我想讲的东西。
古人评价好多人坐在一块,认为这是一个盛会的时候,会这样形容,叫做“四美俱,二难并”。所谓“四美”,是指良辰、美景——当然这里没有,因为是晚上,大家状态不怎么好,然后是赏心、乐事。前两个是外部原因,后两个就是主观原因了。至于是不是赏心,是不是乐事,就看今天我和大家是否能形成这种氛围了。“二难”呢,一是贤主——感恩“国学新知”,然后嘉宾——在座诸位。但是,我觉得这不是真正的“二难”。真正的“二难”是今天的日子,本来讲座时间定在去年年底,非常巧合的调到今天,是2月22,这三个“2”比较“难并”。



引子

同样的,依照每个讲座的惯例,我还是简单的做一下自我介绍。我现在是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的博士生,专业方向是经学与训诂学,不是出土文献。大家可能会认为出土文献做的东西比较古老或是原始,其实不然。因为出土文献都是新出土的东西,新出土的东西那就很少有人研究过,它的研究对象看似古老了,但它的整体的研究方法和思路是新的。整体说来,我们中心的古文字方向是属于高精尖的,而训诂学这个方向呢做的是传世文献,它的研究对象是大家常见的一些书,说来大家都很熟悉:四书、五经。四书大家都知道吧?,就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就是诗、书、礼、易、春秋。
而我们常说的国学,它的主干就是我刚才说的四书、五经,传统经学基本上可以认为是国学的主干。我今天的讲座就从“国学”开始讲起,首先,说三点:
1.主讲人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奉者和践行者。至于什么是信奉和践行,大家听我讲完也就晓得了。
2.我这里所讲的“国学一词,乃时古时各种文史哲学问的总称”,我相信大家对于这个定义,应该没有疑义。
3.如果在表达过程中,有与传统观念相冲突的地方,请参考第一点。

今天,大家来到这里,发现我的讲题可能跟别的讲题有点不一样。因为,大家所听过的讲座,大部分都是一些专题类的讲座,围绕一个话题或者一门学问来展开的,这样呢比较容易理清思路,我认为比较容易讲。为什么呢?因为把所有的相关信息罗列清楚,讲清楚就可以了,而我所讲的是大家百度不到的。我并不是自负自己有什么高深的见解,或者是新的什么发明。我同大家分享的是我在学习国学的过程中的一些见解,而且多是前人的一些观点。首先,我从古人一句话说起,“述而不作”。

一、述而不作

我在右边放的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的一个书影,这两句话我就不再一一重述了,我主要说“述”和“作”。朱熹注:“述,传旧而已;作,即创始也。”述的意思就是继承前人的,作的意思是自己有所发明。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中庸》也说“仲尼祖述尧舜”,就是孔子是向尧舜学习的,也是“祖述”,不是什么创造。张岱年先生曾经提到,孔子有三个缺点,他的学说有三方面的缺陷:一述而不作,二“军旅之事,未之学也”,三重礼乐,轻稼穑。这里他反对孔子述而不作,只继承,自己不创新。
但是我在这里要强调的是:述而不作是正确的对待传统学术的态度。我们很容易发现,中国一些传世古籍,是不标明作者的,好多人就认为古人没有版权意识。可是也奇怪,为什么汉唐之前多不署名呢?你能说明他们都没版权意识吗?事实上:前人比我们谦虚多了,他们清楚得自己的学问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有所传承的,所以他们多托名或不署名。


二、“新知”与“猎奇”

回到今天的讲题,首先还是感谢“国学新知”提供这个平台,我很喜欢“国学新知”这个名字,特别是“新知”这两个字。这里呢,我要同大家谈一谈什么是“知”,我们说话总是无意识的,平时我们所谈的“知识”,好多时候只是“信息”的代名词,说一个人“知识丰富”,其实真正表达的是他的“信息量大”,并不是他多有学问或者多有文化。
我这里要同大家分享的就是:我所理解的“新知”,不是“新奇”。好多人喜欢听讲座,看到这个讲座“有意思,我去听一下”,看到那个讲座“不错,有趣,我也去听一下”,这只是好奇心,图个新鲜。我们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分不清“求知”还是“猎奇”。这时候你会误以为自己是求知欲强,其实、多半是喜欢新鲜。、但是,经常图新鲜,这是毫无益处的。
孟子说过这么一句话: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这边你挖一井,没水;那边你挖一井,没水;这地方没水我再换个地方挖,犹为弃井也。这就是我们到处喜欢“猎奇”所带来的后果。更何况,我们平时听一个讲座,其实还达不到“九仞”呢,恐怕连“弃井”都算不上,顶多算一小坑。所以,我们在读书学习的时候,要对自己的心态了了分明,你是在“求知”还是在“猎奇”呢?


三、“有涯”与“无涯”

听到这里,可能有人想了:我不是为了猎奇,我就是为了求知。比如围绕一个老师或一个讲题我学了很多,参考了很多,但是也会出问题。
《庄子》里有这么一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就是说知识是无穷的,但寿命是有限的,如果以有限的生命投入到读书求知当中,那么“殆矣”。什么是“殆”呢?精神疲倦而无所得。问题就是知识是浩无边际的,无论指不同的学科还是单指一个学科,浩无边际,你怎么去学?有涯随无涯则殆矣。就是你看似学了很多,但是你会很迷惑。
我们常说“知识”,但是什么是“知识”呢?“知识”原始的分为两部分:“知”和“识”。那么无涯的“知”只是一些信息和材料、数据,你要处理了它才能称上知识。怎么处理?你要有处理器啊。比如说电脑,你有一个大的硬盘,几个T,四库全书了,古今图书集成了,应有尽有。但是你没有处理器,你这电脑干嘛用?有些人,有了处理器,但是处理器不行,比如我们现在都双核四核也有了,而你还在用一个赛扬或早期的386486,你处理不动,那这么多储备的信息,也不能产生效果。所以你储备了知识,需要把它有系统有连贯的处理好。这里我要说的就是“一以贯之”。


四、一以贯之

《论语》中有这么一句:“子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孔子问子贡,你认为我是那种学得多记得多的人吗?子贡答:是啊,难道不是吗?孔子说不是我学得多记得多,而是我一以贯之,我把它贯穿起来了。
他用什么贯穿起来的?《论语》说:“参乎,吾道一以贯之”,然后“曾子出,门人问:夫子何谓也。”他的那些弟子问了:我们老师说的是什么呢?曾子答了这么一句:“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到此我们就明白了,孔子是用“忠恕”把他的那些学问和知识贯穿起来的,所谓“一以贯之”。
然而,我们很难让自己心里面有这个“忠”和“恕”,天天揣摩这两个词是毫无意义的。孔子能达到,我们现在达不到,所以我们要从小做起,慢慢做起。


明代人张岱著《四书遇》,他针对当时的学者提出了这么一句话:“学者胸次不高有两病。好周旋世故,不简于尘缘,一也;好博涉见闻,不简于学问,二也。”
学者胸次不高,第一个毛病我们很容易看的出来,一些读书人好周旋世故,不简于尘缘。就是在社会上混得挺开,经常的应酬太多,这叫“不简于尘缘”。其实第二点非常重要,许多人意识不到。“好博涉见闻,不简于学问。”不仅当时的人如此,我们现在的人也是这样。我们佩服的人是什么样子呢?我们心里面佩服的人就是博学多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甚至最好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才了不得呢。
这两个问题会造成你胸次不高,胸次不高,就是境界不高。境界不高就缘于这两个问题,之所以重点提第二点,是因为我自己也有这毛病。从开始到现在,我都认为读书能解决一切问题,读的书越多,就越见多识广,或者眼界越开阔。(当然,这里的眼界开阔,也包括行万里路,也是“博涉见闻”。)以为见得多读的多,自然而然你的一些问题就解决了。因此,提出这一点,与大家共勉。
好,“知识”这一点我说完,下面我们从“国学”来切入,围绕今天的讲题来讲。



五、“国学热”种种

我们都知道,最近几十年来,各个时期有不同的“热”。在我读中学的时候,比较流行的是《读者》、《意林》、《心灵鸡汤》、《谁动了我的奶酪》、《小王子》、《把信送给加西亚》;前几年比较流行“成功学”,像卡耐基或者是《我的成功可以复制》;现在呢流行的是“国学”,至于它怎么流行的我不晓得,大家有兴趣可以去考察一下。这时候呢,我们就会发现不同的学习国学的现象,有哪些现象呢?下面呢我就分类描述一下这个现象。这个分类呢只是为了表述方便,当然不是全部。
首先是家庭里,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些是古时的童蒙教学识字课本,希望大家能了解;然后还有弟子规、治家格言(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不是朱熹)还有《声律启蒙》等等这一类的。社会呢,流行《周易》、《四书》、老子、庄子、孙子、还有王阳明、曾国藩等等等等。还有民间,天文地理、医卜星相、诗词书画什么的。学校里面也热,比如我们出土文献,最近两年“地不爱宝”,所谓“地不爱宝”就是出土的太多,土地不稀罕这些宝贝了,于是这个比较流行;还有就是基于社会上的“国学热”,“十三经”“四书五经”也比较热;还有比较热的就是宋明理学。
但是呢,同时出现的也有种种“乱象”,我为什么称之“乱象”呢?就是说它不是很正常的现象,或者说是我极不认可的一个现象。比如一些人的“茶道”“佛学”这一类,现在似乎很容易把人打造成一个“国学大师”,比如你到哪家了,人家给你沏个茶,最好手上再戴一念珠,然后你坐下之后,给你泡个红茶啊绿茶啊,他会问你“喜欢红茶还是绿茶?”你要说喜欢哪个茶可能就好些,你要说随便,他会给你从红茶讲到绿茶讲到乌龙茶,这一类的,不是很可恶但是很讨厌。还有一些路边摆摊的人,尤其是摆书摊的,喜欢跟你聊《易经》,算命看相什么的,说起来似乎未知世界你不知道的太多,这一类。当然还有电视上各类的养生保健,最厉害的是各类“大师”,而且社会影响力挺强,前几年有一个叫李一的,说是好多明星都拜在他的门下,很厉害的一个人。这一类,我向大家提醒的就是这是乱象。最可怕的是那些乱讲的,比如社会一些国学培训班。我曾经遇到一个,因为我有在那边带课,讲《弟子规》什么的。有负责人就告诉我了:这个需要向孩子们讲,为什么呢?《弟子规》是四书五经的精华。我当时特别纠结,我也特别惊呆。
还有一些现象,是我心里不是很认可的现象。比如社会上的一些祭孔典礼,还有一些汉服。当然话说到这儿,在座的有在上海汉服协会什么的爱好者没有?希望这话没影响到你,我希望大家都非常和合。为什么提到汉服和一些典礼呢?因为在这里,你只能说是爱好,很难提到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
《论语·为政》里面说:“殷因於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就是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礼仪,它是有所损益的,损,减少;益,增加。就是说礼这个东西是有所加减的,而不是说你完全把以前的照搬过来,这就是恢复传统文化了,不是这样的。
《中庸》里面说的这句话更可怕:“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这里的“反”,不是反对的反,古语通假,这个反是返回的返。而且你会发现,这是个对语,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就是说你活在现在这个时代,你反而把以前那些东西照搬拿回来,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这里,我演绎一番,必须有所损益,这个礼仪才能被人接受,原封不动是不可以的。为什么中山装能被大家接受呢?因为它损益的比较好。为什么汉服不容易流行呢?因为它没有损益,或者说只是简单的美化,所以它是不合时宜的。

六、各类学习方法

上面我提到的是种种现象,下面我要说的是基于种种现象,大家不同的学习方法,同样分为四类。这里仍要强调,分类只是为了论述的方便,不是全部的概括。
第一、记诵派。群体:孩子们。大家会发现,当前好多家庭要求孩子读那些童蒙课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之类的。当然这没有什么不妥,而且我很赞赏这种行为。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古代学者皆从记诵出身。在清代有一著名学者,叫王念孙,记忆力超群,超群到什么程度?当年他的父亲进京赶考,人家会在书包里带一包书,他父亲不带任何书,带儿子。为什么带儿子?在复习的时候,复习到哪段,比如《史记》某某列传,“念孙啊,来,给我背一下。”父亲没记清。有这等功力,他完成了在训诂学界著名作品《读书杂志》和《广雅疏证》,他是训诂学界响当当的人物。在南京师范大学曾经有一位老前辈叫诸祖耿,他是黄侃的学生(黄侃是章太炎的学生),他的学生(也就是我的老师)说过诸老师记忆力不一般,不一般到什么程度呢?诸老师晚年的时候眼睛已看不清了,上课的时候,由他的助手把他扶到教室,讲《十三经》,上台讲课的时候,十三经白文甚至加部分注,讲到哪儿背到哪儿。学生问诸老师,是不是你专门努力记过这些东西。诸老师说不是,那时候人都这样,做文献基本功,背《十三经》。
还有呢,一些专门的学科确实需要记诵。比如我们音韵学需要记音,一些发声的方式。还有我要强调的就是记忆后我们的消化过程可能很长,大家可能有过这样的感觉,有时你小时候记过的一句话,现在才明白过来当时说的确实有道理。有时候你会感觉,还是妈妈说的对,比如放学要按时回家之类的。事实上,有些理解我们当时达不到,比如我们在上小学的时候,最恨课后作业,熟读课文并背诵全文。诗歌还好说,有些是文言文特别长,特别可恶。最可恶的就是现代文,没有韵脚还要背。比如我最头疼的曾经是《荷塘月色》,“亭亭的如舞女的裙”。但是,我们到现在会发现了,曾经的一些背诵的东西到现在会发挥作用,比如我们写文章的时候或跟人聊天的时候,能引经据典随口说来。
可是,到了现在的时候,我们学会了一个方法,什么方法呢?这个方法害了好多人,这个方法就是“在理解中记忆”。试问,不说别人,说我自己。我是学文献的,你给我一本物理书,我怎么在理解中记忆?你给我一本医学的书,我怎么在理解中记忆?这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时常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接触到一个全新的学科的时候,我们还是这样“在理解中记忆”。你不理解是不是永远不记了?我要说的就是,在接触一个全新的学科或者是不了解的学科的时候,一定要有放空自己的心态。简单点说,先记下来,之后再理解。“在理解中记忆”这句话跟所谓“在批判中继承”,害处是一样一样的。你不熟悉它你批判的是什么呢?你所批判的只是合不合你的味口而已,合我的味口就好,不合就不好。怎么批判继承?最后形成的只是自己的偏见。
我强调了记忆的重要性,但我不是说记诵这一路就是好的。为什么呢?现在家长让孩子背的这些东西,目的是什么?说来大家都要笑,一是攀比二是虚荣。一遇到别的家长聊天,说起“我的孩子《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都会背了”,潜意识在说“你的孩子行吗?”这样孩子学的是什么呢?
当年我读研究生的时候,导师把他注的《弟子规》送给我一本。我对老师说现在解读《弟子规》的人很多啊,好多家长买回去给孩子看。我老师对我强调了这么一点:现在急需要读《弟子规》的不是孩子,而是那些家长。父母想的是攀比,你让孩子读什么书都是没有用的,身教远远比言传重要。《三字经》“首孝悌,次见闻”,你自己都不能做到,你指望孩子读两本书就可以兄友弟恭,入则孝、出则悌,可能吗?太不现实了,没那么一回事儿。
好,我接着说下面一派,“演绎派”,这里我要说的就是百家讲坛的那些主讲人。首先要说,他们的优点是有的,进行了科普工作,用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多数用的是评书的专业化手法,之所以说是“评书的专业化手法”,是因为你不用那种方法就没人听的。多讲故事,多和大家聊一聊,不然没有收视率的,如果没有收视率你是没法一直讲下去的。他们虽然是从学院出来,但是走的是娱乐路线。一走娱乐路线那就坏了,为什么坏了呢?上主讲台的人不可避免的要想着“有没有人听啊”“我这一炮能不能打想啊”,你不可避免的会有这种心态,因为主办方要求收视率,你需要有人来听,需要有观众。
其次,要说观众这方面。观众听你这个,只是为了放松,我只是为了休闲,听听高兴也就结了。管你的目的如何呢,我就是来娱乐。所以,从台上娱乐到台下。这也是为什么百家讲坛上,学这个专业的人讲不好,反而是文学院的人能讲好的原因。比如我们的于丹教授,她不是文学院的,好像是新传的;比如王立群教授,这个我知道,河南大学文学院的;比如易中天教授,文学院的。为什么历史的课要由文学院的来讲呢?因为文人的思路可以浮想联翩,讲得大家喜闻乐见。
好,我接着说下一个,“民科派”,“民科”是民间科学家的简称。这类人很多,所谓“从来纨绔少伟男,自古高手在民间”。
我首先要说的就是,中国历史上好多大学问家都不是经院出身的,都自学成材。比如戴震(有不熟悉的是吧),可以说是《四库全书》经部的总负责人,好多书目提要都是他写的,最后累死在《四库全书》馆。他的进士是皇帝亲赐的,他没有考上,因为据说他文章写得太差了。然后,下面几个人我简单说一下。凌廷堪,也不是科班出身,《礼经释例》,做礼比较有名的一个人,大家简单听一下就可以了;还有江有诰,清代音韵学的集大成者,他也不是科班出身的。最后我要提到的就是我们中心的蔡伟老师,蔡老师在来复旦之前,只是高中毕业。后来因指出的裘锡圭先生论文中一个字的释读问题,之后由裘先生出面破格录入复旦大学直接读博士。
当然,这都是极少的例子,常见的那些群体问题挺大的。我在家乡的时候,遇到一个高中刚毕业的学生,聊天时告诉我他最近在研究《明史》,那我问他你研究《明史》你都看过哪些书呢?我一听就头大了,居然是《明朝那些事儿》。
在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的网站里,经常会遇到一些帖子,声称自己发现了新出土的文字,比如“天书”之类的,因为好多人会发现一些文字了地下挖出的砖瓦了上面刻几个字,拍一照片。发到我们邮箱或论坛上,下面我们中心的人就会非常客气的说:你的研究态度非常好,但是你所提供的材料一定是某个“民科”辛勤研究的成果。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呢?你要在民间自己研究,缺少什么?一,没人指点,没人带你,连有个人给你开书目都没有。其次,你没有资源。什么资源呢?没有图书馆,你只能上公共图书馆,那么有些书你就借不来,比如善本、孤本。还有,最重要的,你在民间研究为什么只能走在边缘,因为你不能了解最新的学术动态。你自己订不起期刊,你买不起数据库,怎么研究啊?一些资源你得不到,没有人带你,那就很困难。所以说你若自己在家做研究,这叫做闭门造车。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的概率是非常低的。关上门来自己做学问,最后研究出来跟学术圈里那些人的研究方向和思路是一致的,而且比他们还厉害,概率太低了,非常的低。
那么,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是哪些人呢?就是“学院派”这些人。要什么有什么,有人指导有资源有环境,占尽天时地利,理论上他们应该当行出色,做得非常好。可是当今的学院里面,好多人几乎只为学问而学问。似乎这样,大家可能感觉这样很纯粹,其实不然。而且他们还美其名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在其中,悠然自得。他们功力确实很深厚,学术很扎实,但是他们天天只是搞自己的学术,或者跟自己圈里的人聊一聊所研究的方向。曾经我去听一个关于宋明理学的讲座,当时课后有一个提问环节,有人问了一个社会上的问题,跟宋明理学没关系,当时旁边的主持人说“这个问题与我们讲题没关系,我们过。”当时我就怒了,宋明理学关注的就是社会问题、世道人心,你不关注社会问题关注什么呢?天天围绕自己论文能聊出什么呢?他们已经分不清“做学问”与“玩学问”了,学问做到这等地步,没有社会担当,不关心社会,清谈学问与清谈玄理没什么两样。
还有,没有修为,当然这一点也是个案,但是你会听说到一些什么抄袭、教授变“叫兽”。问题在于:社会对于不同职业的人有不同的道德要求。我们不可能去要求一个商人道德上很完美,但是大众心里会希望一个老师在为人处事上做得很好,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启功先生为北师大题写的校训。你自己在这方面做不好,同样上行下效,上梁不正下梁歪,风者风人,草上之风必偃,你老师做成这样,让学生怎么着?
还有借口,借口非常奇葩。“当前体制如此,我们没办法,我们只能为了论文、称职操心。”我说这都是借口,根本上是你个人追求的问题。讲这些是没用的,就算是体制如此你就能这样么?就是体制有限制你就能这样么?当然了,要说道德楷模了,咱不做这么高要求,身为人师,好多学生看着你,这是职业准则好不好?这是职业道德,还谈不上什么高尚。你对学生说什么体制的问题,抱怨环境的人,大部分都是自身的问题。



我分析了这四类,这些都是读过好多书的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有知识”的一些人,但是,我们会发现他们都是有问题的,为什么会有问题?有知识没文化。
什么是文呢?文,《说文解字》说:“错画也。凡文之属皆从文。”文的意思指的是花纹、表现、装饰。而化呢,化需要契入到人的内心里面,你做事和思维是这样子。所以,什么才算是文化?你读了一本书或者是干了某件事,你认可这个观念并且契入内心,同时你还能按这个观念来思考和做事,这才叫有文化。而不是说,你读了好多书,然后跟别人炫耀,说个不停;或者是说我读了好多书,感觉比人家厉害,懒得与人说。一种滔滔不绝说很多,一种觉得我太高明了不屑于说。这都不算什么,你“化”了吗?传统文教人谦恭有礼,温良恭俭让,你就能说一下“《论语》上说要温良恭俭让,我知道你不道。”你恭了吗?你让了吗?这都是有问题的。
如果你读了一本书,一些观点说的很好。你知道却不认可,认可了却不去做,一律可以归为“没文化”。如果真是这样,如以上四种,“虽曰学者,吾必谓之未学矣。”



七、“学”与“习”

程颐在《四书集注》里有这么一句话:
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
现在人读了一本书,读之前你是这样做事思考的,读了之后你还是这样做事思考的,那么这本书对你来说跟没读一样。你只存储了知识,但是你没有“化”。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呢?
我们都熟悉这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习,朱熹注:习,鸟数飞也。《四书》里面经常用这个解释,“习,鸟数飞也。”意思是说要反复的复习。当然,这是不妥当的。大家都有经验,读了一本书,你看着很高兴,你若是反复的看,十遍百遍千遍你肯定烦了,不可能“不亦说乎”的。那么,这个“习”是什么意思呢?
学习一词,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是“学”二是“习”。“学”是你获取知识,“习”是什么意思?“习”是“践履”,践履就是实践,这个解释我曾找赵生群老师确认过。再比如我们清代有一位著名的学者叫做颜习斋,他本名颜元,创建了“颜李学派”。这一派呢,推崇大禹,提倡身体力行。他自己的斋号即作“习斋”,意思就是要去做啊。
但是,这两个例子不足以说明“习”的意思。接下来我举的这个例子,非常的喜闻乐见。我们经常说“学习雷锋好榜样”,我们都知道学习雷锋绝对不是去研究一下《雷锋日记》,或者是去考证一下雷锋是不是真有其事,或者去研究雷锋做好事为什么都写到日记里面,肯定不会是这样。我们理解的学习雷锋肯定是要去做好人好事,这个我们都理解。为什么我们读书的时候,反而却不理解了呢?这是很奇怪的事情。
《三字经》:“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首先你要孝悌,其次才是见闻。孝悌是做事的,孝,对父母孝;悌,对兄长恭敬。《弟子规》:“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你不做事,只学了文,长浮华成何人。这里说的“文”包括常说的知识和信息,你只掌握了信息,不力行的话,长浮华成何人。
见多识广而不落实到行动,只是玩物丧志。有些人喜欢玩古玩什么的,有些人就是喜欢玩书本玩字句,同样的玩物丧志。但是呢,有些人也行动了,可他是怎么行动呢?他学会了什么话说得漂亮了,一脸的周武郑王,满口的仁义道德。可他一个人的高低不在于他说了什么,而在于他怎么想怎么做。满口的仁义道德,常见是满肚子男盗女娼;口吐尧舜之言,做的都是桀纣的事。这些太常见了。
有些人又说了:这些道理我都知道,用不着人教。确实不用人教,但是我要跟大家强调的一点就是:王阳明说过这么一句“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这一句见于《传习录》第一章大弟子徐爱记:“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你想到了但是做不到,说明你理解的不够到位,还是未知。
理都好说,这个事就难做,你能认为说我听了某某高僧大德的讲座我就心里有“法”了吗?没有那回事,你也一样没有,就如你听了一个书法老师和你说这个字怎么写,你的字就能写好了吗?你写得出来吗?不可能。
很多情况下,是我们听了一个讲座,看了某本书,你就知道了知识,然后拿去与人聊天,显示自己的高明;或者看别人怎么都不是,占据了道德制高点,咒骂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其实这样的话,你什么也没得到,因为你学习没有让自己受益,你没有反观自己是否做到了是否想到了。你学习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是为了看别人的过失。这就是“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你做学问是给别人看的,这就惨了。你做学问是为了给别人看或者为了看别人不好,那怎么会有收获呢?

八、先立其大

但是,下面要说的是:你读了书,然后去做了就可以了吗?当然不是,因为做与做仍不一样,非常不一样。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去做,他的性质很可能是不一样的。打个比方说,我们会发现周边有些人是吃素的,但是吃素的情况却有不同,非常不同。有些人是信佛的佛弟子,有些人是素食主义者,有些人是遵医嘱,身体不好不能吃肉,还有些人,这是常见的一类“尝新鲜”,大鱼大肉吃腻了,来点清淡的。这就是说,同样一件事情,你去做了,但性质不一样。
所以我们看一件事情,即使他做了,不能只看事情的表相,我们要看他的动机和用心。这个说的可能有点深了,这个没办法看是吧。所以我说的这些东西啊,说到这儿就类似于高谈道德了,我这里要强调的一点就是:所谓的道德修养,只能拿来律己,不能拿来律人。道德是用来反观自心的,不是拿来看别人不是的。
我说的做一件事情不能只看它的表相,意思是说你做一件事情首先要看自己的动机和用心,这个决定了你做一件事情的高下。古往今来有许多的读书人,为什么成就有高有低?仅仅是因为他们天资不同或者努力程度不同吗?当然不是,是他们的立志和动机有高下。
曾国藩有一个有名的故事,曾经夜晚读书,据说曾国藩比较笨,一篇文章反复读了好久,当时窗户外面有一小偷,在等着他睡觉后好下手。结果曾国落就是读不熟,一直读到天亮,小偷很郁闷,于是翻窗进屋,说“这么简单的,我都会背了你还不会。”在他面前背诵起来,背完之后扬长而去,深藏功与名。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小偷是聪明的,但曾国藩不是很聪明。但是最后曾国藩成就了,我们都熟悉,大家说他“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这个小偷成就什么了呢?只是在历史上作为陪衬,留下一篇《曾文正公逸事》而已。这说明什么呢?说明聪明是不可靠的,你的发心和动机才决定了你的高下。
当然,我说聪明不可靠,也不是全部。如果你不仅聪明,而且发大心立大志那就很可怕了。为什么说可怕呢?比如说王阳明,王阳明小时候,问先生:“何为世间第一等事?”先生对他说:“惟读书登第耳。”王阳明说:“登第恐怕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你立了这个志就很可怕了,我们后人现在都晓得了,王阳明最后的成就,是比曾国藩还要高的。因为王阳明不仅有“三不朽”,尤其他的心学,在宋明理学史上可与朱熹分庭抗礼。
所以,无论是读书还是学习,都要以立志为先。也就是说,你的学习动机是最重要的,知道你学习是为了什么。当然,我聊轻松一点,你要说“我学习读书就是为了自己玩得高兴”,毕竟大家都工作了,工作之余就想读读书了,休闲一下了,这种很正常;或者呢有些老师说“我学习就是为了上电视讲一段,好扬名立万”。这些都无可厚非,毕竟你不去害人就可以。但是基于此我们也可以预言,你读书学习的目的也就仅止于此了,你的目的地到了,你也就很难再往前走了。
动机、立志决定了一个人的高下。古人云“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取法其下怎么办呢?那我也没办法。所以呢,希望大家,同时也是自我鼓励,立一些长远的志向,目标高即使我达到中,也不会很差。乾隆皇帝有一个书房叫作“三希堂”,“三希堂”怎么解释,大家都熟悉是三帖:一个是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一个是王献之的《中秋帖》,一个是王珣的《伯远帖》。常见的解释也就是这样。其实呢它是有典故的,它的典故来自这句: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士”,把自己的目标定在“贤”,成为一个贤人;贤人,把自己的目标定在“天”,这个境界就很渺茫了,不好说。既然不好说,那我们就不说,我们就从“士”开始说起,立成为“士”这个志。
什么是“士”呢?《孟子》里面说这么一句话:“士何仕?尚志。”同样是说,要成为“士”,首先要立下志向。没有方向的努力,类似于白费。在我所读过的国学书里面,我能深刻的体悟到选择比努力重要,你选择不对的时候,你的努力会打水漂的。所以早期的时候要把自己的目的设定好,没有方向的人生是与无头苍蝇一样的。
但是,这里也要提醒,立志要立正确的志。方向不对,再努力也白费。比如常说“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你木杵只能磨成牙签,你磨不成针的。毛主席说过这样一句话:“路线不对,知识越多越反动。”你方向要对,方向不对,知识越多确实越反动。我们平时说读好多书,做高深的学问,你方向不对是不行的。比如武林人士,功夫很高,东方不败武功天下第一,你会跟他学吗?
在学术界也一样,知识丰富只是体力活好,学术水平高只是技术活好,他不见得就值得你效仿,因为技术活、体力活都是可以学来的。他是否在做学术的过程中受到熏陶,无论他是变得迂腐还是变得潇洒,或者是变得豪放,这都是读书有“化”的结果。如果说读书是读书,学术是学术,与他的生活和处事了不相干,那么他不值得你效仿。因为他知识丰富,你可以百度到;学术水平高,你可以跟人按部就班的学到。
当然了,你可能会说了“我还真没什么志,平时工作那么累,就想读读书听听讲座,放松一下。”如果真那样的话,就在读书学习过程中,放空自己,像一个小学生一样,择善而从,感觉一句话自己有受益,那就让这个观念成为你的观念,同时你也按这样去做,这样才好。

九、结语

有细心的同学可能会发现,我在讲座的介绍上写了这么一句话,也是我非常欣赏的一句话:
读书不多,无以证斯理之变化;多而不求於心,则为俗学。
你读的书不多,相当于你硬盘是空的,即使你有处理器,那是空转,处理不出什么东西来;但是,你只读书多而不处理,没进入你的芯片里面,放在那里只给人看。比如现在好多人说“你的移动硬盘有几个T啊?”那我们说这种人只是有个大硬盘,告诉人家你这里什么书都有,可这有什么用呢?我想我可以结语了:当今世界,知识太容易获得,千万不要以为自己知道了很多就自以为有文化,也不要以为自己学术水平很高(武功很高)就有多么了不得,因为你未必在自己的学习或学术当中受益。是否真正受益,要看我们是否按我们认可的观念去想,是否按我们认可的观念去做。
佛家讲“信解行证”,如果你永远停留在“解”的层面,而不去“行”的话,你达不到“证”的境界,那么你自身没有受益,你就没有什么收获。同样,我这个讲座,说给大家听,也是说给我自己听。我希望反观自己,有做的不妥,我需要改进。最后,我仍借用佛家的一句话结束今天的讲题:所有的相聚都是久别重逢,再次感谢大家前来捧场。

今天我没有讲国学的具体内容,不过所讲都是我在学习过程中切身体悟并认可的一些观念,而且我也在逐步的在践行。因为大家需要有明了的意识,我坐在这里也只是说说。如果大家想了解国学的具体研究方法,或者对我怎么做人处事感兴趣的话,欢迎大家@魏庆彬V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4-1 17:59:01 | 只看该作者

问题一:“不复梦周”是孔子托大吗?

A:《十批判书》中讲孔子说自己“不复梦周”,是说自己已经超过周公了,他可以开创一个时代了。我以前读书读到北大张?龙教授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我想我们以前解释“不复梦周”,就是说我已衰老了是种悲伤。按郭老的解释的话,则是孔子自我认为是“素王”,有这个意思。我想问下你的评价。

W:不好意思,这个不是我的专业范围。我只能说这个观点,是个国学“新知”,因为大部分认可,从传世文献来说,只是孔子感叹自己已经老了,仅此而已。而且他这个观点,有以己度人的态度在里面。因为“圣人”虽然我们达不到,但是最好别轻易否定他。有些境界别人能达到,你达不到的时候,一些评价都只是“妄评”。要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比如一些做小生意的人,你现在谈论做大生意的人的经营方式多么不妥,那都是妄评,因为你还没到那地步。

我这只是议论啊,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断章取义,因为我没看到原文。如果真要探讨的话,我还是建议你查寻原始材料,这也是我为什么在讲座中把所有引文放入书影的原因。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4-1 18:00:45 | 只看该作者

问题二:如何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B:我平时会看一些像四书五经、中国历史之类的书,但是我看书不断的发现自己会遇到瓶颈。首先是文字方面,类似古文字、文言文。想问一下有没有一个比较成系统的,能渐进的学习次序和方法,能够比较好的理解中国古代。
答:首先要立志。如果你只是想休闲或者娱乐一下,看什么都可以。你是想?

B:想在这方面有一个比较深入的学习,像你说的“信解行证”,“行证”可能是之后要做的事情,但是学习、入门~W:是的,学习是需要具体方法的,我没讲具体方法。)我就是想知道,怎么样去~
W:是这样,我肯定不能指导你,我有自知之明。我这样说吧,你需要寻找这些条件,在你喜欢的这个方向,有一个专长的人或导师来带你,就是系统的做学术的方法。(我解释下,我不是要做研究。)啊~你不需要是吧?那这样吧,我为你推荐我的方法:背了它,背诵了它。比如《四书》。

C:我插一句,我就不站起来了。我和你之前的想法一样,也看一些古书看到不懂的地方,我就去查。根据你提到的问题,是我过去遇到的一些问题,像王力的字典,像《广韵》来着,还有??,我全都把它读了一遍。但是,我最后就找不到一个方向,我到底要啥。所以像这位朋友她问的这个问题是挺好,但是我一听就觉得和我之前的样子是差不多的,就是你到底要弄清中国历史呢?还是中国的汉字?你问的问题是如何系统的学习,把这些东西都理解透。那我想问您是要理解它的思想呢还是要理解它汉字的音?这可能是两个方向。我就说这么多,因为我过去是这样的,我不希望我失败的案例在其他朋友身上出现。

W:非常好非常好,您这算是帮我解答了问题呢。这样吧,我还是把我的方法推荐给您,因为你参考很多书的时候,它会打断你阅读的思路,真的会。而且你会看到好多不同的解释异彩纷呈,你就不知何去何从了。我还是建议你读原典,读到熟最好会背诵。如果是入门的话,建议从《大学》读起,因为《中庸》比较难。《大学》我建议你背下来,因为我是这样做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吧。如果可以的话,《四书》都行,因为都不长。(B:这个我在尝试背)当然再简捷的话,《三字经》也可以,《三字经》可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入门的一本书,因为你把《三字经》熟诵了之后,你会对中国传统治学的次第,还有中国的历史有一个纵览,当然还有最后的那些教你如何立志。也就是说,好一点的话,读《四书》,从《大学》来;如果你感觉有压力的话,就用《三字经》;如果还感觉有压力的话,《弟子规》也行。(B:《四书》基本上可以读下来)背了它,不要想很多。

C:读了很多之后,其义自现嘛,不用去管那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4-1 18:02:09 | 只看该作者

问题三:如何能做到谦虚而不自傲?


D:我想问一下,如何能做到谦虚而不自傲?
W:如何能做到谦虚而不自傲,是吗?

D:恩,因为我发现很多人就是,他觉和自己学识很高。但是人应该谦虚。就如你刚才所说的,他只是知道了“谦虚”这个词,但他没有做到,他以为他自己谦虚,他告诉别人人要谦虚。他在表述的时候,你明显感受到他并不是一个谦虚的人,他只是向人炫耀他自己有多少多少学识。
W:我还是那句话,这些东西是用来律己的,不是用来责人的。

D:那如何做到?
W:如何做到~怎么做到谦虚?大哉问。这个我需要系统的思考,抱歉我暂时不能回答。如果没有后续,那我就说我不知道了。如果不能与你再有联系的话,我只能说不知道。我说不知道,我不知道。

E:我个人观点认为,如果想做到谦虚的话,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比跟你牛的人在一起,那样你会觉得自己谦虚。

W:不是不是,你理解错了,那是个攀比心另一种表现,(E:这攀比心也是很适当的)不不,攀比心就是攀比心,没有什么适当不适当的。你要观察自己的这种心态,为什么呢?因为你在比自己牛的地方你谦虚了,不是谦虚了,你是自卑了。那不是谦虚,反而你在不比自己牛的人面前你特别厉害,那又高傲了。所以你游离在高傲和自卑这两个方向,所以说那不是谦虚。凡事不要只看表象,要看自己的心理动态。

另外,我要说的就是,怎么做到谦虚不是理论探讨出来的。我觉得这就是很简单的一件事,谦虚,别自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很牛就是了。我暂时这么认为,可能比较浅薄啊。另外,我在讲的过程中间可能有态度激烈的一刹那,我当时就意识自己的那种高傲了,因为我自以为是了,傲慢心起来了。大家也能发现,刚才是这样的。我确实那会儿傲慢了,真的,要好好观察自己。

5#
 楼主| 发表于 2014-4-1 18:04:53 | 只看该作者

问题四:如何学习古文字发展变化?



F:想问个与我工作有关的问题,今天关于您的讲座我想分享一个观点,因为现在一个流行的观点叫作“分享”,年轻人把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这两种状态融合在一起,但如何融合我们自心和这个世俗的世界,你刚才说不断反观自己我觉得是个很好的方法,这是我对讲座的一个感想。
接下来,我想问的问题是,我的工作是校对,工作过程中我发现,我手头的常用的就是《现代汉语词典》,然后就是给同事讲解一些汉字的现代的一些用法。然后我发现如果不了解这些字形的前世今生,可能会更加的没有自信,现在我缺的就是古文字专业这一块儿,我是不是需要把《说文解字》这一课给补上,你能给些建议吗?

W:古文字这方面是吧?你说的没错,是《说文》。很抱歉很遗憾,我不是这个方向的,我是训诂学方向,四书五经,字词的意思,而不是字词的演变,那是我们古文字方向搞的。如果你感兴趣的话~~怎么联系呢?~你可以在新浪微博上@“盛荷堂徐渊”,联系到他你不会失望的,他是国学新知的创始人和创建人,现在是我们中心很有名的陈剑老师的学生。你提任何一个字,我不是吹捧,他应该能把源流了什么给你说清楚。(F:一些字在瀚典查不到,字书也查不到,就很着急,想找个答案。)所以你找他就对了。因为目前中国古文字研究重镇,就是复旦大学古文字还有清华这两个地方。你若能得到他的见解,那么就八九不离十。很遗憾,这个确实不是我的专长,我只能向你推荐。

6#
 楼主| 发表于 2014-4-1 18:05:58 | 只看该作者

问题五:“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G:我问最后一个问题吧,你说的是“有知无识”与“文而不化”,我觉得跟王阳明的那一个观点有点像,就是你真正不去做,就不算真正认识到这个问题。因为王阳明的意思是说认识跟~~W:是一体的)对,是一体的。你如果是没有完全的认识到这个问题,你就不会去做。知可以说是认识的前半部分,你真正的认识到的话你一定会做到。
W:是这样的,分为“知”和“行”只是为了方便说法,为了论述的方便,其实“知”和“行”只是一件事,你认识不到你自然不会做,你认识不到你去做了,做的肯定不是那么一回事儿,就是我说的做同一件事,但性质不一样。所以是一件事。没有说是先知道了才去做的,也没有说你做了之后才知道的,不是那么一回事儿。你能理解么?

G:就是说没有做到你所认识的东西就是说你没有真正的认识到,不算是真知,只能说你有了解。
W:恩,只能说你有了解,你没认识全面。是的是的,你理解的没错。我几乎可以说是心学一路的思维,王阳明那一路思维。(G:我也很喜欢王阳明)欢喜无量,多读,会对你有好处的。因为我们在社会上学到的都是技术,而反观自己内心了,“知”和“行”的细微的分析了,很少会有人讲的。你在社会上学到的就是谋生的手段,或者就是你读了书作为聊天的谈资。一定要深入了解,去认识,去做到。我说给自己听,也说给大家听。再次感谢大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网站地图|狂人之家 ( 豫ICP备10202085号

GMT+8, 2024-11-27 14:39 , Processed in 0.09374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