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之家 ——记录我们经历的这个时代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大学 狂人 文学
查看: 14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坐井观天,能有多少收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4-5 22:00: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浙江嘉兴人氏范笑我,贩书为生,却甘于“坐井观天”,十年如一日坚守在“螺蛳壳”般大小的秀州书局,写写简讯,出出书票,却折腾出不小的名气。
  所谓简讯,不过是范笑我每天在书局的所见所闻,以及写作动态、图书评议、文坛掌故、地方风物。每天三五行字,每隔20天,便打印出来,薄薄三两页纸,印上一两百份,放在书店里,供读者自取。
  有一年,87岁的萧乾,看到这份简讯,竟主动写文章介绍素不相识的秀州书局,其中抄了几则他颇感兴趣的小故事:
  “顾客年四十,来购《高干子女浮沉录》的书。递来一名片,前面写着‘出生高干家庭’。问:‘你父亲几级干部?’答:‘十三级,高干最后一级。’‘现在?’‘去世了,那年我17岁。’
  “某顾客交书局营业员五十元钞票,说‘我要《名壶竞绝》(价160元)。五十元是定金’。营业员包好,顾客拿书就走。营业员追出去嚷:‘你还没付钱。’顾客说:‘我认识你们图书馆馆长。’书仍挟去。”
  寥寥几笔,世相毕露。
  读简讯而不认识范笑我的人,大多将他想像成一洞穿世事的老者。及至见面,发现相去甚远,往往大笑:范笑我不过四十出头,瘦高,发型尤为奇特。有读者称,颇像“猫王”的发型。
  11年前,在嘉兴图书馆工作的范笑我,奉命经营图书馆开办的小书店——秀州书局。范笑我于是致信冰心:“我们想开一家高品位书店,想请您题‘秀州书局’四个字。因为您在我们心目中地位太高,有些不敢。”小店开张时,没人送花篮,更没放鞭炮,只有冰心老人题写的匾额。朴朴素素地开张了。
  卖书之余,范笑我坚持每天写简讯。虽说书只读到高中,但他对乡土文化格外钟情。他笃信:凡是文化,必在民间。
  喜爱诗画的吴藕汀老人,是嘉兴本地的文化名人,也是秀州书局的常客。看到简讯上介绍上世纪30年代美国《国家地理》将三塔(嘉兴一处古迹,始建于唐代,是古运河进入嘉兴的标志——记者注)选作京杭大运河的标志物的消息后,写信给范笑我说:“三塔对于嘉兴是很重要的,但嘉兴人看得轻如鸿毛,为贪一些小利而拆毁了。去年(1994年)听说有人要想重建在南湖之上,现在看来非要造在原处不可……搬迁一家厂有什么了不起,益见得嘉兴人不懂文化、不要文化了。”
  2000年三塔重建,有关三塔的种种议论和报道,不时出现在那几年的简讯里。重建后的三塔在一片现代楼宇映衬下,显得如此生硬和孤立,它的功能仅仅成了房产商开发住宅的“底景”。范笑我清楚记得,提议并出资重建三塔的人,也参与了当年的拆毁工程。
  一位嘉兴人说,三塔的命运,表现出一个沸腾的经济时代,人们对自己的城市历史的遗忘和冷漠。而范笑我,则努力使人记起这种遗忘。
  面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范笑我并不“合作”。他甩一甩头,用手把那绺标志性的头发往后一推,“其实我没有什么可说的,也没做什么事,只是坐井观天罢了。”
  他平日很少出门。但透过书籍,他早跑遍大江南北,神交了好些名人。就连金庸,也托人来这里买书。
  曾任三联书店总经理的范用先生,也是秀州书局的老友。一次,简讯上提到三联版的钱穆著作《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一读者,花三个小时,将该书中的公元纪年,全部用改正液改回民国纪年。“钱穆先生的文章,不用民国纪年,读起来缺少气氛。”另一读者则更是直接批评:三联书店的编辑变得低劣。
  范用先生看了,脸发烧,忍不住在“低劣”两字下,加了着重号。已退休的他专门致信三联,题目是《令人赧颜不安的事》。“出版社处理书稿,尤其是前人著作,要尊重作者,尊重他人的著作。切不可强加于人,擅作改动。你改了,后人弄不清楚,会对作者产生误解。希望三联编辑同志,改稿务要考虑周到,虚心求教。慎之!慎之!”
  去年,范笑我忽然收到著名作家章诒和的来信,信中盛赞素未谋面的范笑我对她的帮助,还寄来了她尚未上市的新书。原来,范笑我曾在秀州书局的简讯里谈到《往事并不如烟》,并比较了被删节的内容。
  有人曾对范笑我认识这么多名人表示羡慕。他淡然一笑:“我不觉得他们是名人,他们只是文化圈的文化人。”说到“文化”两字,他刻意加重了语气。
  范笑我写简讯,不用形容词,颇有写史书的味道。这得益于他曾在地方志办公室的两年工作经历。他观察买书者的行为,倾听他们的言谈,然后选择自己觉得最有意思的笔调,记录下来:“某中年妇女7月28日来秀州书局问:‘有没有《书前书后》?’答:‘有两种,一种是钟叔河著,一种是徐城北著。’中年妇女说:‘我回去问了他再说。’8月21日,又来秀州书局买钟叔河的《书前书后》。问:‘有没有《中国哲学史》?’答:‘要胡适的,还是要钟泰的?’‘又是两种?又得回去问问他。’‘下午叫他自己来买。’中年妇女低下了头:‘他,瘫痪在床。’”
  范笑我一直在统计书价。1996年2月,1000种文史哲书均价是12.81元,12月1日则为15.03元。1994年《二十四史》的价格是1478.40元。当时秀州书局所进两套,一套被平湖邮电局职工童某买了,挑一担回去,另一套被嘉兴一自行车厂职工顾某逐月买去。到1997年1月,这套书的价格涨到了2903.50元。
  书价在涨,嘉兴的书店却渐渐少去:
  “1995年8月,位于中山路上的思维书舍已找到转让对象。老板说,这辈子再也不想开书店了。“1996年8月1日,嘉兴新华书店随城市扩建而拆除。杭州三联书店嘉兴分部也宣布结束,原先的书架已被新租户陈列啤酒。
  “1996年10月31日,位于嘉兴市勤俭路繁闹地段的华华书店关闭。第二天此处开设了计划生育用品用具专卖店。
  “1998年5月2日,杭州来信说,以十点利(即打八折)闻名全国的百通书店,已亏损了20万元。”……
  问及被萧乾先生称做“文化交流中心”和“社会观察岗”的秀州书局经营状况。范笑我说:“无非苦恼人的笑。若不是靠着图书馆,也难维系。”
  上月一场大雨,秀州书局墙上的对联被淋得脱轴。冰心题写的匾额也暂时被搁到临街的落地玻璃窗下,靠地倚着。
  尽管如此,范笑我仍秉持多年来的一贯风格,从南到北为读书人觅书。有缺页的书,他必定联系出版社代为更换。有作家买不到自己的书,他四处寻来寄上……他很不情愿介绍这些,不屑地说:“这些都是卖书人的底线,不值一提。”
  他甚至拒绝了央视一个知名栏目的采访。“电视台采访起来很麻烦的,要像道具一样被摆来摆去,我不喜欢。我也不想出名。等出名了,领导便重视你,让你参加这个会那个会的,想做什么都做不成了。”
  范笑我的办公室在书局楼上,还算宽敞的屋子,横七竖八堆了好些桌子和小推车,无一例外都堆着书,甚至椅子上也堆满了书,因而显得拥挤。当他坐在电脑前,坦然写着自己的博客时,旁边桌子上的“书山”,似乎吹口气便会坍塌。
  自从学会用博客,过去20天才能出一期的简讯,现在天天可以在网上发布了。他热衷“护版”,每天少则贴一条,多则贴三五条。很快便成为天涯网站上发帖数最多的博客之一。
  范笑我时常注意网友传来的信息。有人说:“范笑我有趣、可怕,他不露声色地出卖着大家的秘密。他拿着剪刀,剪裁着别人的语言,做自己的衣服。”但也有人劝他:“见好就收,不然要得罪人了。”
  国庆节前,网友“哪吒”在“书法江湖网”上说:“老实说,秀州书讯越来越不好看。蕞尔小邑,并无新事。”范笑我不以为怪,立即收进简讯和博客里,又怕旁人看不明白,特意注上:“查《辞海》,蕞(音:最)尔:小貌。《三国志·魏志·陈留王奂传》:‘蜀蕞尔小国,土狭民寡’。”
  范笑我强调说:“我觉得自己就是在办报纸,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不管是夸我还是骂我,我必须忠实事实,原样实录。”倒是一帮“粉丝”沉不住气了,纷纷出来为他辩护,说简讯虽过于局限乡邦文献故实,但能坚持也属不易。办刊物之类,难免时好时差,而且总的趋势一般是越来越难办好。
  贩书11年,范笑我的第二本贩书记即将面世。他一点不觉得自己有什么成功,“我只是比别人执着而已”。
  而他希望别人怎么读他的书呢?他在第一本《笑我贩书》里说得明白:“这本书上厕所时看最好。”——因为,每则简讯三五行而已,随手翻倒哪页,都可以读得下去。

(中国青年报  2005.10.12)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网站地图|狂人之家 ( 豫ICP备10202085号

GMT+8, 2024-11-27 13:35 , Processed in 0.09078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