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之家 ——记录我们经历的这个时代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大学 狂人 文学
查看: 13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田园将芜,胡不归?(原刊《狂人》第六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5 22:26: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魏庆彬

前言:景传在上期报纸上说“进步要快些”,我今天大谈“归去来”,决无与之对立的意思。景传识大体,本人爱拘小节;诸兄大行不顾细谨,本人就明察秋毫之末。提前在这里说明了,以免有好事者以为我们起了内讧。

一旦某个事物突然被大力宣扬,往往意味着它出现了危机,譬如当今极力号召反腐倡廉……得,这里不谈国事。

片段1:钥匙
高考语文大纲突然来了这么一条:作文一个错别字扣一分,重复不计,且上不封顶。一时间舆论纷纷。而我就纳闷了:从古至今,写错别字太正常不过了,用得着如此上“纲”吗?
翻检旧事:铁凝曾题字“风华正茂”时,把“茂”字下的“戊”写成了“戍”;余秋雨把“致仕”(古文中辞官惯用语)当作“获得官职”来使用。本人自然不会因此而怀疑两位先生的文史功力,那太显得斤斤计较,这里我仅就事论事。试想,当能代表中国文化潮流的人尚且会出现这种低级的错误,遑论一般的人们?
再看一下我们青年人的姿态。韩寒待此事似乎漫不经心,说“错100字扣一分才合适”。本人羡慕韩寒的洒脱,可是自己却怎么也洒脱不起来,当此时,我总会想起都德那一句“掌握本国的语言就是掌握了打开自己国门的钥匙”。
中华民族正在国力富强的时代,自然没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自然,不会有人会想到“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片段2:昆曲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昆曲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于丹在“百家讲坛”讲昆曲,让国人知道了原来我们还有更国粹的东西;而白先勇先生带着他的青春版《牡丹亭》走进各大高校,更掀起了一阵昆曲的热潮。
有多少人知道这个曾与京剧并称的国粹背后的悲哀?
昆曲表演艺术家蔡正仁谈及昆曲界的辛酸往事时说,曾经有一段时间,台上的人比台下的多;甚至有时候,个别剧团为了吸引观众来看戏,特意在广告牌上写“今晚演出无昆曲”!
令人想不到的是,日本人中倒有对昆曲极端喜爱者。去年11月,日本的留华生组织的“日本昆剧之友社”作汇报演出,与中国北方昆曲剧院联袂演了不常演出的昆曲剧目。
有人说,昆曲是天下之宝,当天下人共宝之。我说,这是对的,不过,可没有说自己的东西不自己宝,却让别人宝啊!如敦煌卷子一样,一册册、一车车,送到伦敦,送到巴黎么?让他们宝么?国际友人说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西欧!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礼失而求诸野”。看来啊!我们也没有必要担心,大不了将来像去伦敦抄敦煌卷子一样,咱们可以找日本人学昆曲!诸君意下如何?

片段3:元素
白先勇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跳芭蕾、演歌剧,外国人看了顶多会说‘噢!原来你们也会这个!’他们不会真正佩服你,美国人对中国人能说好英语抱的期望和中国人对美国人能唱好京剧所抱的期望差不了多少。只有演绎自己的文化,才会得到别人真正的尊重。”好一句“演绎自己的文化”!可是,我们真正演绎了多少自己的东西呢?我们的东西,能不能不必打上“中国制造”,就能让人一看就知道这就是中国的,而且不加怀疑呢?
德国汉学家顾彬言词激烈,称“中国当代小说都是垃圾”。我自然不会认同这种以偏概全的观点,可是,他有一句话却让我警醒万分。他说,如果不了解德国的传统,根本看不懂德国人写的书;而当代中国的小说,甚至没有一点东方背景的人都看得懂。无疑,在一个外国人眼里,中国的小说应该有中国元素,这种元素,不是麦当劳,不是韩版裤,不是本田,不是钢筋混凝土!我决不是在否定这些现代文明,我只想问:我们自己的元素何在?
白先生说他在年轻的时候,总感觉外国的这样也好,那样也好,如今回过头一看,原来最美的,还是自己家园里的那株牡丹!白先生是幸运的,他回首时还能看到家园,还能看到牡丹。而我,不愿意去想,当我们如他一般年纪时,回首家园,是牡丹依旧,还是一片荒原?

片段4:发展
中国富强了,经济第四,追日赶美。国人谨记邓小平的教导: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自己的发展!不过,在我看来,邓小平好像没有说,关键只在于经济的发展吧!
经济上的优势是必要的,它能让别人看得起你。但仅仅靠经济的强盛,往往很难得到别人心底的敬重。日本经济凌驾中国之上多年,也难免中国人背地里骂上一句“小日本”。而美国人聪明啊!深谙中国古法“攻心为上”,且直接瞄准中国的青年:《泰坦尼克号》、《007》、肯德基、Windows大军压境,一路招降纳叛、势如破竹!
梁启超说:当看到一个外国人时,脑海中马上浮现“我是中国人”,此人是我中国国民无疑。梁先生太宽容了,而我却不能相信:当一个人穿着西装、吃着西餐、操一口世界语与外国人谈论大片时,心里能想着“我是中国人”?我想,若真如此,难保我们的国际友人不反问一句:“Really?”。
邓小平南巡讲话:是两手抓,不是一手抓……你们一定要快些、再快些!

片段5:恶搞
传统是用来批判继承的,不是用来恶搞的。
杨雨教授突发奇论,称李清照赌酒色,一改世人头脑中李清照的传统清秀形象;纪连海称禹之所以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因为“大禹生命中还有另外一个女人——瑶姬”,让人大跌眼镜;前段清明,又有教授根据《礼记》记载“……男女奔者不禁……”,说应该恢复古制。没想到,教授们居然也用起了娱乐圈的手段,且由于近水楼台,一下手就拿传统开刀,真是太有两下子了!
4月4日陕西公祭轩辕黄帝的鲜花被市民哄抢,有报道称这一次考验了中国国民的素质。我认为,只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群众对这类活动根本不买帐。一切貌似堂皇的活动都难保有复杂的动机,公祭的真实意图,很难说。再则,鲜花被哄抢,说明公祭所能发挥的宣扬传统文化的效果也就如此而已了。郑州市近日集合了近百人,身着不知是何年代的服饰,像在舞台表演一样朗诵经文。我如此好古者,在当代社会,看到这张画面,却是一阵恶感。
我知道,弘扬传统文化,有些活动必然形式意义要更大些,但也难免有人会趁机渔利,或者,根本达不到想像的效果,即使他的意图是好的,因为传统不能只是照搬。而对于传统,一些研究当然也是必要的,但不能用当代人的眼光去随意颠覆传统中形象,否则难逃哗众取宠的嫌疑。
即使是传统文化,如果不能有利于当代经济建设,不利于当代文化建设,自娱自乐无妨,请别影响大众。

片段6:个性
我不是一个卫道士,也不是一个排外者。但是,我们忘却太多、批判太多,因此,我们有必要做一些捡起来的工作了。
政治课的教导是: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借鉴吸收外来文化,但不能全盘照抄西方文化。孰先孰后,自是分明。
传统文化有的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应该寿终正寝了,也有些文化不必为大众所知。但传统是我们文化的命脉,人有个性,文化也有个性,这个性就是不忘记自己文化的出身和本性!对于传统,至少应该了解。而对于外来文化,在这个牵一发动全身的国际环境中,不能盲目抵制,一不小心,抵制别人就是在跟自己过不去。一个有尊严的国家和一个有尊严的人一样,面对冲击,只有积极应战!但无论怎样,都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欢迎有所保留,周总理说“求同存异”嘛!
我希望有一天,当有人问及“の”这个符号是什么时,请先告诉他:这是中国汉字草书中的“四”。然后,再告诉他,这也是日文中的符号。

片段7:守望
范曾说他愿意作“中国文化的忠实守望者”,说“守望文化就是为了文艺复兴”。有先生守望,后生自然不必过分担心,以先生的成就和身份,持守望的态度足矣!我也相信我们的校园里也有一样的守望者,可是,我们仅仅守望却是不够的。
先生说“……不靠大声疾呼,文化从来不会因号召而成功”,可是,这是先生的姿态。大厦将倾,岂是独木可支?不作嘤鸣,何来友声相从?有我中华血脉者,四海之内皆兄弟!我们为何仅仅自己一人守望,何不唤来同志呢?
先生守望,我等后辈自揣力薄,也仗着满身热情,愿为我优秀的文化摇旗呐喊!

结语:
“这家伙有病……”同学说;
“当今河清海宴,你小子以后少写些盛世危言吧!”朋友说;
“未经人事的文字,自然站不到人生边上这一高度。”老师说;
“原谅他年轻吧——”先生说;
“谢谢……”我说。

2008年4月17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网站地图|狂人之家 ( 豫ICP备10202085号

GMT+8, 2024-11-30 18:10 , Processed in 0.08675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