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涛
他是2010年湖北高考第88名,也是“口诛笔伐”母校的“刺儿头”,可能,他是复旦大学史上,第一个因“看不起学校”而退学的学生。
此前,袁涛数次抨击母校,言辞犀利。从筷子事件、募捐事件,到插班生事件,原本默默无闻的袁涛,一步步成为复旦大学系列“维权事件”的主角,并陷进了舆论漩涡。一场关于袁涛的笔战和骂战,在复旦大学、乃至全社会,持续了一年多,这场争论至今未停。
2012年12月29日,袁涛在人人网发表文章《再见,自由而无用的复旦》,单方面宣布退学。他在文章中称:复旦,早已不再是校歌里的复旦,“我对复旦的肄业证已没有兴趣。”
袁涛曾把大学看成“天堂”:思想自由,学风严谨,氛围浓厚;学生专心读书,相互交流;老师对学生负责,专注教研。
大一时,刚开始还觉得“好玩”的袁涛很快发现,“这决不是我想象中的大学,更不是想象中的复旦。”
“有的老师上课就是念PPT,再就是照本宣科,这样的教学一点营养都没有,上课毫无意义,还不如自己看书。”他陷入了迷惘,期中考试之后就萌发了退学的念头。
袁涛在大一选修了10多门功课,一学期下来挂了2门,成为班上的倒数第二名。
期末考试时,有一门功课是《新闻思想》,袁涛文不对题乱写一通,但最后竟然拿到了B+。“几乎所有人都是B+”,他认为“老师不负责任,乱给分。这能证明什么本事?“
此时的袁涛,和寝室的同学来往并不多,”同学们的学习纯粹是为了应付考试,把成绩搞上去。“他觉得自己“格格不入,融入不了”。
一个偶然事件,让袁涛成为复旦大学的名人。
2012年4月,袁涛正在读大二,在学校食堂吃饭时吃出了筷子的木屑,“筷子完全腐了,我反映了很多次,食堂就是不换。”
他在网上发帖《友情恳请复旦食堂换筷子》,称“如果两周内复旦南食不换筷子,届时我会把筷子全部换成新的,紧接着会在南区食堂门口举行折筷子大赛,全程录像。”
他的这篇网络日志,一天点击量就上万。第二天,食堂悄然更换了筷子,同学们称袁涛为“筷子哥”。舆论的力量,和解决问题的效率,给袁涛带来了空前的成就感,他由此学会了利用网络平台来表达“意见”。
高中校友石健患脑瘤,并不相识的袁涛,牵头策划了“石健加油”全国高校募捐活动。第一周,他们就募捐了30多万元。袁涛在复旦大学的募捐并未获得校方允许,他和几名襄阳校友在学校食堂门口发传单时,遭到了保安的驱赶。
袁涛觉得学校很冷漠,回到寝室后辗转反侧。“这是个导火索,我把两年来对学校的不满全部发泄出来。”当天,袁涛在网上写了一篇长长的日志:上乒乓球课不准穿牛仔裤、学校没有快递点,均被他提及。
“如果以后混好的话,一定给上海交大捐款,希望交大越办越好。”在文章的最后,袁涛因为“募捐受阻”的一句气话,让他站到了复旦大学“爱校学生”的对立面。袁涛本想在自己的个人主页上发发牢骚,但引来了铺天盖地的骂声。
2012年7月,复旦大学发生拒录5名“二本院校”插班生事件。
袁涛调查后认为,复旦大学先允许学生考试,成绩合格后又拒绝录取,这是复旦大学的错。
他发表《复旦,你的校训丢了——“插班生事件”始末和真相》,大量举证抨击复旦大学,认为“复旦的错,却让考生们承担不利后果”。
袁涛的“维权”之举,没有得到同学们的支持,反而引来不明真相的谩骂。
让袁涛难以接受的是,复旦大学校园广播公开发表一篇“讨伐”他的评论文章。至今,他仍将这条4分59秒的广播录音,存在自己的手机中当作起床闹铃。
对学校彻底失望了,袁涛决意退学。可能,他是复旦大学史上,第一个因“看不起学校”而退学的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