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跑个题。很多人提到的“不懂常识”,其实是“不懂对知识的敬畏”。 我曾和一个学长聊天,他给我讲了这么一段话。 “好好珍惜大学四年时间吧,你要知道,在大学里很多你以为是常识的东西,在这个社会上都是非主流的。” 这段话令我感触很深。 在大学里,周围的人觉得学校在QS、USnews上的排名基本算常识,但出去你给别人讲是北京大学的,人家可能问你“那么你到底是北京哪个大学啊”; 在大学里,知道点基本的经济学常识,懂基本的数学方法也算是常识,但出去你给别人说“啊黎曼积分你都不知道?”,人可能会觉得你读书读傻了; 在大学里,写论文之前在哪个数据库找paper读也是常识,但出去你给别人发个pdf过去,人可能都对你说“你这个文件有问题,word打不开啊”; 再比如吧,知乎深度用户即使不膜蛤,但“膜蛤”也基本可以算成常识了; 再比如吧,你把“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往这一放,用过知乎水过B站登过人人的人都懂什么意思; 但在现实世界中,这真的是常识吗? 圈子不一样,常识本来就不一样。 这个世界上有七十亿人,你在炒股,他在洗碗,有人天天灯红酒绿,有人每天在实验室搬砖,什么是常识呢? 地球绕着太阳转,这够常识了吧,但这个世界上还有相当多的人从未接受过任何学校教育,你确定他们也认为这是常识? 就像肥肥猫老师所说,以大部分中国成年人的知识储备,初中知识常识都不具备。 但这就像一个悖论:常识都不是绝大数人的常识了,那它叫什么常识?所以其实,没有什么可以称得上是绝对的常识。 之前想去个讨论班,第一次去云里雾里,人家都觉得讲出四书中每句话的释义、出处、背景,这是常识; 在西方美术史课上,老师热热闹闹地讲,大家都觉得辨认得出卡拉瓦乔画的含义和细节是常识;在金融专业的课上,几次大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也是常识,各个流派的基本观点也是常识。 所以单依常识来定的话,很多时候抛开情景谈毒性就是耍流氓。而且真要说起来,这有什么值得批判一番的呢? 但我知道,你大概反感的是这种人—— 根本不懂化学生物,但谈起某种药剂的时候就抛开剂量谈毒性地大扯特扯,甚至连一氧化二氢都能有毒,面对你的质疑还十分不屑; 根本不懂转基因,但绕舌头倒是特别厉害,结果说来说去都是些naive的东西; 神神叨叨讲一堆玄学,但要真说出个名堂来,又一点逻辑都没有,不仅如此,如果你不相信他,他还会糊你一脸; 口都是没有任何道理地贴标签,诸如“你们这90后都这样啊”“你这么高肯定会打羽毛球”“长的帅的都是gay”…… 真正令我们感到不快和无语的,其实绝大部分时候都不是因为常识,而是对方毫不求证地信口雌黄的态度。 对常识敬重,对不懂的知识敬畏,这种态度和懂得常识本身,是不一样的。 一个人懂得再多的常识,他都有自己的死角,而这个领域在其他人看来可能就是平常地如东北大米要煮熟才能吃一样的常识。因此,不懂常识一点问题都没有,关键的问题在于不懂敬重。 可以不懂常识,但不要对自己不懂的领域用自己浅薄的知识意淫出诸多错误的结论; 可以不懂常识,但在别人说常识的时候不要一脸“哦就你懂你了不起”的态度。 我妈妈也不懂很多常识,但不会随随便便把“惊人!XX食物的内幕竟然是这样”分享出来,即使要告诉我这种知识也先加一句“你懂得多些,这上面讲得不对你就讲给我听,我也多学一点”;给我讲一个常识性的建议的时候,也都说“最终你自己作决定”。 能做到这样的人,没有常识,其实也没有什么令人反感的地方。 另外多说一句。 如果对方只是谦虚地请教,就令你感到不快的话,那也可能是你自己情商低下的问题。可以看看在知乎诸如这样的问题:【室友问我“MUJI是什么”,我对室友说“ MUJI你都不懂哈哈哈哈”这有什么问题吗?】被喷的惨烈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