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之家 ——记录我们经历的这个时代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大学 狂人 文学
查看: 31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狂人》] 关于《狂人》的建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0-4 14:58: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魏庆彬 于 2011-10-4 14:58 编辑


文/彭星(2008-12-15 23:38:18)

我想,一个属于诗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叶匡政说:文学死了。新的消费时代的到来冲击了世界每一寸土地,也冲击了文学。我想,从这个意义上,我理解海子的死亡,进而悲哀我们自己。
然而我们终究活着,我们终究在追寻着生命的真谛,在跟随着诗神的背影寻找着真正的诗歌,虽然面对这样一个虚妄浮躁的年代我们会感到力不从心。我们被这个时代冲击着,腐蚀着,在不知不觉中堕落着。面对这样的困境,反而更促发我对诗歌的思考,对诗歌意义的追问。
诗人是寂寞的。诗歌是诗人燃烧的咽喉在荒原撕裂沙尘的独唱,是对土地的询问,是对星空的向往,是在茫茫人海之中寻找另一个自己,寻找另一个与自己相近声音。
诗歌是一种声音,自我的,又是超越自我的。
一份报纸存在的价值在于能给别人以价值,这种价值不仅仅是一种阅读的快感,更多是一种阅读后的思考,一种精神和气息,一种提升。这里容不得太多的表演,容不得太多的自我,否则这就有违狂人的初衷。而每一首诗歌背后,都有一个灵魂孤独的坐着。诗歌是灵魂浮出水面,他所带来的不是涟漪就是波涛,但唯独不是春雨。诗歌没有滋润的义务。诗歌与报纸的所宣扬的精神存在着根本的冲突。
我一直迷惑于这个问题,而这个问题也是整个《狂人》最根本的问题:我们必须在呐喊与真正的文学之间做出抉择。
《狂人》如果是作为一个呐喊的阵地?那诗歌版、散文版、小说版是否真正起到了呐喊的作用?是否能够传达给读者一种精神?
《狂人》如果是作为一份纯文学刊物,那“大学何为”是否让《狂人》显得不伦不类?如果是作为一个纯文学刊物,在这个文学刊物林立的时代他的存在又有什么特殊的价值?那“批判精神与建设志向”的宗旨是否成了一纸空文?
人贵在为别人所不能为,不敢为,此所谓个性,所谓人格。报贵在言它报所不能言,不敢言,此所谓特色,所谓报格。而《狂人》是否做到了这一点?虽然《狂人》由我创办,我爱它如子,但我也不得不承认,《狂人》虽然发展到第十期,但我们依旧没能做到报有报格,没能做到言它报所不能言,不敢言。《狂人》是畸形的,病态的,是对文学与鲁迅的呐喊精神的一个畸形复制,是一个怪胎!我们缺少一种内在的精神,使人一看便知,无需置疑:此为《狂人》。我们的文章与诗歌在这种层面上说,是多余的,无意义的。如果想要寻求阅读的快感,那街上,地摊上,杂志上,任何一个印刷品上都可以得到;如果我们想要通过文字寻找真善美,《读者》,图书馆,电影,任何一个都不逊色于我们。或许前几期我们能以我们自费办报自发办报的精神感动别人,但我们需要更实在的更深刻的东西来让读者真正接受《狂人》。
无论是诗歌散文还是小说,我们都缺少一个最起码的衡量标准。我们不断重复:“好”的就用!而忘了这个“好”所服务的内容。
我想,寻找《狂人》的个性,探索《狂人》的报格,才是当务之急。


褚平川关于诗歌的建议:
褚平川为河南工业大学《醒客》创办人之一】
诗歌面临困境,高校诗歌也就面临困境,而且不仅是诗歌,文化、文学、人文在高校都在丧失。诗歌版块的维持理所当然是个问题,我认为现在只能改善无法解决。
我的建议是对每期同一类型的诗歌归类,譬如可以按朦胧诗、先锋试验类诗歌、神性诗歌、口语诗歌、荒诞诗歌等归类,也可以是乡村类的、打工类的、校园类的等按题材去分,不必太严格分,每期不必太多只归一类即可,然后对该类诗歌的背景进行介绍,产生、发展、代表人物优秀文本等。其它的诗歌还按原来的。也可以是以一首诗为切入点的介绍,《狂人》注重原创,有我们自己的思考,我觉得有我们自己对该类诗歌的观点最好,褒贬都可,可以引起读者的反应,成为一个诗歌观点碰撞交汇的平台。中国当代诗歌现状以及现代高校诗歌现状你我都是清楚的,能坐下去认真读诗歌的毕竟有限,校园里对诗歌流派、诗歌发展等了解的人也很少,即便河大这样的文科院校也不会太乐观。所以我认为诗歌流派的介绍是有必要的。
另外我觉得必须有专门的诗歌评论文章,每期可以有一篇诗歌评论,可以评读过的一首诗,也可以是某个诗人的诗,也可以是某本诗集的评论等。作为完整的诗歌版块,评论文章不该少。有对新近诗坛诗歌事件的评论介绍最好。另外要开放的选稿,我以前说过我们现在对诗歌的理解不代表我们永远都这样看,我们看到的诗歌的方向也不一定就是正确的方向,尽管伪诗歌很多,但我们应尽量的使其多元,展现更多的可能,作为这样一份报纸我认为我们的任务不是要形成某种流派,倡导某种诗歌写作方向,所以就应该是多元的,选稿时应该多人荐稿、选稿。评论的引入,和背景的介绍一方面也可以弥补诗歌文本的不足。
《醒客》的文学版每期选诗只能一两首,按我的标准是不能向很多学会生通病那样,干巴巴,毫无意象,只知道押韵,词藻华丽、昂扬积极,这类我不能原谅,基本认为这不是诗歌。另外太先锋的不用,因为一个学校能够理解的也极其有限,基本选择中间派的。但我认为《狂人》不能这样,《狂人》大版块的诗歌,必须是多元的、包容的。
但是评论文章介绍文章由谁来写似乎又是问题,初期可以考虑自己写些,以后可通过报纸去寻找,我所知的河大是有这样的人才的。每期也可以专留一首诗作为下期要评论的诗广泛的去征集诗评。
另外还有一种想法就是创办狂人诗社召集组织所有有共同诗歌理念、共同诗歌倾向的,在单一流派,或就是认同方向上去发展,每期主要刊登诗社成员诗为主,文本、理论、评论。
以此去促进诗歌传播,表达自己的声音,去影响他人。这个想法我以为是下选,但是一旦形成就更具凝聚力。
简练的说,就是诗歌多元化、诗歌评论、诗歌理论的引入,诗坛现状的展示与关注,诗歌团体的形成。
由于对河大的现状不了解,对你的想法不了解,我只能自顾自的提些我的想法,希望能有哪怕一点的帮助。以后有新的想法在和兄弟沟通,你好像不上Q啊,不在狂人群里?

李明关于诗歌的建议:

诗歌选材不定主题不定方向,唯好是用。它保持一定的独立性,诗歌从来都是孤独的,所以不必迎求大众口味。平民化诗歌通俗不低俗,舒婷席慕容类为准,真正贵族化诗歌比较难得,但宁缺毋滥,倘若有尝试之人且写的还可以的当鼓励之。这是我对诗歌版的看法。


韩桂琴关于诗歌的建议:

个人认为,就文学角度来说,诗歌不应负载沉重,诗歌在真,性情所为,无论小资,抑或大志。我们不能压抑个性,强求统一。但狂人意在塑造思想,理应多选大情怀之作,能够法人深省,促人思索,使大学生打破自我壁垒,走出一己私利,更多关注国家人民,挑起社会责任。现在社会缺的不是自怜自爱的美丽文字,人人都在写,我们缺的是自尊,缺的是写天下怜苍生的人。所以,我们不仅宣扬美,更提倡责任,我们不仅提倡幸福,更发掘痛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网站地图|狂人之家 ( 豫ICP备10202085号

GMT+8, 2024-11-30 19:13 , Processed in 0.09999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