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之家 ——记录我们经历的这个时代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大学 狂人 文学
查看: 9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社会] 王贞一:怀念父亲王利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3 19:59: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出于川中名宿向宗鲁先生之门学有本源根柢深厚平素勤勉刻苦博闻强记虽一九五七年一九六六年拂逆横来人所不堪仍孜孜以求手不释卷所治遍及四部尤长于笺注古籍”

这段文字是由中华书局编审刘宗汉先生拟定并书碑, 永远的刻在了爸爸的墓碑上, 他终于停下了那枝永不停歇的笔, 而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的是那夜晚永不熄灭的灯光和那沙沙的笔声。

一九五○年, 爸爸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 我们全家就住在沙滩红楼东头二楼的一间大房子里。屋顶是灰暗的, 地板是木制的,屋里最显眼的就是爸爸的书桌。上面堆满了讲稿、书籍。解放前,胡适之先生任北大文学院院长, 那时爸爸应聘做讲师、副教授。在中文系教授《文心雕龙》、《世说新语》、《淮南子》、《史记》、《庄子》; 而后又应傅斯年先生之邀, 开了“校雠学”。爸爸的笔记都是毛笔楷书的, 用的是棉纸制作、绿黄色竖行的稿纸, 下侧印有“藏用手钞”四个手写体字。据说, 当时北京琉璃厂、隆福寺的古旧书店都有这种特制专用稿纸的经营项目, 京师文人极为喜爱使用。这种稿纸、文笺的流行, 极大地增加了文化内涵。


那时, 我和姐姐读“故宫小学”, 这个学校的前身据说是延安的新华小学。共/*/ 党进城后, 校址就设在故宫博物院内, 改名为“故宫小学”。记得当时, 解放军军乐团也住在里面, 每天早上, 每当我们迎着筒子河的朝霞, 走入学校时, 总可以看到一队身着戎装、打着绑腿的军人在吹吹打打, 演习队列。我们那时读的课文是“人, 一个人; 手, 一双手”。爸爸总是翻着课文, 叹息道:“浅, 太浅了”。那时的故宫不像现在要收近百元才能参观完全; 爸爸在领着学生去参观的时候, 我也常常跟在后面, 所以, 三大殿, 金水河, 珍妃井随着爸爸川味浓厚的讲解, 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中。我才明白了“金砖”不是金的, 但“敲之有声, 断之无孔”的烧制工艺却永远地失传了。


解放前的一九四六年至一九四八年是爸爸笔耕不辍、采撷丰硕的一段。此时,《大公报》、《申报》、《经世日报》、《山东新报》、《天津民国日报》和《龙门杂志》、《国文月刊》都时有他的论文载出。如“泰山汉武帝刻石文考”、“汉书材料来源考”、“读严可均辑晋愍帝文”、“韵语称诗考”等文都是此时写作的。


一九五三年, 我们搬到东四十条三十九号院居住。那时的十条是一条幽静的土路胡同, 两边栽有俩人合抱的槐树, 三十九号院门楼高耸, 门墩古朴, 大院墙的四角立有“国立北平大学教授宿舍”的界石。院内古树参天, 山石屹立, 亭榭纷成, 我们家住的是二号小院, 北房三间外有抱廊, 东房四间, 另有一小间杂屋。爸爸说:“此房原是启功老先生的祖宅, 院内的海棠树, 还是启功的爷爷种的”。门口上悬一匾, 上书“翠芳别墅”, 据说是启功先人的亲笔, 后来此匾也确实被启功先生取走了。从此, 爸爸才有了自己的书房, 那些“满炕满地”的书才得以插书上架。那通宵不息的灯光也不再干扰我们的睡眠了。在三十九号住的还有北大经济系的樊宏教授, 历史系的容肇祖教授, 记得黄苗子也住在附近。经常来访的有聂绀弩、顾学颉、路工等人。在整理出版《水浒全传》校注本时, 郑振铎、郭沫若也来过, 吴晗因是容肇祖先生的亲戚, 所以也到家里来坐过。后来, 吴晗先生的另一个亲威, 宋先生一家也曾住过和我家紧邻的一号院。为此关系, 文革中吴晗被关, 家破人亡时, 姐姐和我曾去探望过他老先生。爸爸因整理《水浒全传》而写的论文《水浒与农民革命》不知怎么入了“伟大领袖”的法眼, 于一九五三年五月二十七日至二十八日在《光明日报》连载, 因此, 由何其芳、陈翔鹤推荐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 会员证号码 0014 号,并被推举为第二届文代会代表。在“十一”国庆节又被邀请上观礼台参加庆典。特别是六月三日和七月二十六日, 周扬和胡乔木分别来信谈《水浒与农民革命》和水浒传的点校问题以后, 爸爸高兴了, 他以为发展传统文化的春天来了, 他愈加勤奋努力, 著述不已。此间出版的专著有《文心雕龙新书》(一九五二年),《水浒全传》点校(一九五四年),《历代笑话集》(一九五六年),《世说新语》点校(一九五六年),《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一九五七年),《盐铁论校注》(一九五八年)。由于参加了古籍整理, 过去被人称为读书“不读秦汉以下”的父亲, 也注重了对古典小说的研究。一九五五年七月三日《光明日报》发表他的论文《重新考虑曹雪芹的生平》即是他对《红楼梦》的研究成果。


可惜好景不长, 五七年反右斗争中, 他被人民文学出版社党委评为六名右派的最后一名, 所谓“在劫难逃”。在回忆到这段历程时, 爸爸说: 我那时还是相信党的, 既然党要我当右派, 我就应该当右派。几十年后, 严文井回忆此事时说: 在党委会上, 我说: 王利器不像右派。马上就有一位训斥道: 你说他不像右派, 我看你倒像右派呢!。我问过爸爸怎么当的右派, 并为此而株连到子女的, 他默默无语, 一副“公道不公道, 自有天知道”的劲头。后来, 我在一九七九年一月九日“中工人民文学出版社委员会”发的“关于王利器同志右派问题的改正决定”中看到:“1957 年整风鸣放时, 王在社内高级知识分子座谈会上发言, 谈了自己的看法说:‘解放后每次搞政治运动都要抛掉一些知识分子, 搞了运动就不团结了’, 认为这样将会‘亲者所痛, 仇者所快’”。上述话语, 爸爸这样一个整天钻在故纸堆中不问政治的人在57 年就提出来是多么的深刻、实际。又和当今的邓小平理论多么吻合。可怜当年却因此招祸, 上了“引蛇出洞”的当, 做了“反右斗争”的牺牲, 为此, 不仅降了工资, 还被九三学社开除了社籍——九三学社凑的什么热闹呢?当时, 作为中学生的我, 立刻就想到了“落井下石”的古训, 多么深刻。七九年的平反通知中“中工人民文学出版社委员会”竟“建议九三学社恢复王的社籍”; 而“九三学社”也竟然就真的接受了建议, 给爸爸恢复了社籍;“并感谢”他“对社的建设与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而爸爸对这些都淡漠了, 再也没有了在五六年时, 带我们去参加九三学社联欢会的热情, 虽然后来九三学社还不断的寄来会议通知、刊物,但似乎他再也没有拆看过了。从爸爸的无言中, 我逐渐理解到, 知识分子可以历经苦难, 受人凌辱, 但知识分子的骨气是永远的, 传统文化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延续。这点, 在文革劫难中也有所体现,当年在“文化部五七干校”爸爸在向阳湖烧开水, 经历了一幕幕生死离别的惨剧, 著名翻译家金人先生病重弥留的最后日子里, 就是爸爸陪护在他身边的。后来到了丹江一连, 情况好了一些, 爸爸被分派看管桔子树。在他的“桔树管理记录”中, 留下了“桔树管理计划”、“现有桔树情况(桔树 85 株, 砧木 6 株)”和“72 年 1 月 29 日上午, 羊群由山上沿公路下来, 啃坏路边桔树三四株之多, 时上午十时许”的记录。但生活条件, 仍是很恶劣的。此时, 连里传说有个别先生向江青写进忠信而脱离苦海, 调回北京, 参加评水浒“批林批孔, 批周公”。当时即有人对爸爸说起此事, 爸爸很不以为然, 他说, 我做不出这种事, 也没这个本领。已经潦倒到这种地步, 宁可管树, 也不“进忠”, 宁可苦挨死, 也不谄媚生。我想, 这才是中国知识分子的风骨。《红楼梦学刊》正是有了这样一批不作“遵命文学”文章的人, 才能办得这样红红火火, 名扬四海的。如都是象过去那样写“李白与杜甫”、“从水浒中读出投降派”“给秦始皇翻案”, 那就坏了, 而这确需一批象爸爸这样甘于寂寞的“读书种子”。


“文革”抄家后, 爸爸迁居北新桥大街十七号院, 与冯雪峰一家为邻。那时只有一间屋, 放一张双人床和一张方桌后, 就没有站人的地方了。烧的是蜂窝煤炉, 有一年冬季, 因封火不当, 门窗过严,父母双双煤气中毒, 送入医院抢救。那时爸爸已被勒令提前退休,也拿到一个小红本——退休证, 开75%的工资。他仍然埋头读书,制作卡片——文革前, 他亲自摘录、制作的卡片十万余张已在抄家时全部被毁, 现在, 他只好从头再来了。他天天去首都图书馆借书,一坐就是一上午, 中午吃过饭后再去坐一下午。因他自己的三万余册书籍都被抄家查封了, 所以, 他必须在图书馆查阅需要的资料。刘宗汉先生回忆说, 我见他天天在那儿读书, 抄写, 后来, 才知道地震局请他编写有关地震的资料。成都大学钟树梁校长回忆: 我在四川省图书馆, 一下子望到他在那里看书, 我问他: 到了成都, 不先来看我们, 倒跑到图书馆来了。但此时, 制作卡片就困难了, 爸爸在这个阶段遗留下来的卡片有香烟盒的、报纸边的、月份牌背面的, 最多的是信封背面。五花八门、无奇不有。和五十年代“藏用手钞”专用稿纸对比, 真是天上地下, 但就这样也做出了大学问。打倒“四人帮”以后, 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 每年都有一两种专著问世, 还不包括重印,《风俗通义》、《文镜秘府论》,《颜氏家训集解》等书都相继问世, 爸爸原对我说: 写到八十岁, 出版一千万字就不写了。可他竟然一写就到了八十五岁, 出版了两千万字。程千帆先生戏称他为“多宝道人”, 海外学界惊呼他为“两千万字‘富翁’”他也是当之无愧的。


爸爸的藏书经、史、子、集无所不有, 珍本、孤本并不泛见。他自己善于藏书, 曾在解放前有“一条黄金买一本书”的迂名, 他也乐于把自己的藏书展示于人。郭沫若、郑振铎、康生等人都曾向他借过书。文革抄家时, 一部分被人民文学出版社抄走封存, 一部分被北京市文物管理处接管, 另外一些书籍、字画就被红卫兵毁坏、散失了。落实政策时, 只还回来了不到三分之一——一万余册。据查,有些是丢失了, 但一大部分是“当时动员你低价卖给国家”, 如不同意卖, 也不还给你。清查还回来的书, 有些被编上了不知什么单位的编号, 有些显见是盖上了公章(或藏书章), 归还时被抹成了“一片红”, 还有些书被盖上了“江青藏书之印”,“康生之章”和“康生”。这种书粗查有以下几种:《高青丘诗集》(两函十一册),《吴兴诗话》(16 卷4 册)、《盐铁论》(4 卷 4 册)、《管子篡诂(24 卷 12 册)、《寄园寄所寄》(4 函24 册)和《管子校注》(一函2 册)。爸爸对我说: 此事要向朋友们讲清楚, 是江青、康生从抄家书籍中选去的书, 不是我送给他们的; 不然, 以后再来运动又会把我和他们挂上了。当时,听到这种情况, 竟也令我震惊了, 如此高官显贵, 竟也作此霸占良民百姓书籍之事, 这也叫共/*/ 党吗? 这些书他们究竟看过没看过呢? 爸爸尤其看不起江青的不学无术,“竟然把藏书章盖在了封皮上”——爸爸叹了一口气。这到底是无知呢还是霸气十足?


爸爸为了宏扬国学, 使祖国遗产得到最大的发挥, 他是从不悭吝的。他曾将收藏的珍宝敦煌梵文卷子共八卷分赠西安兴教寺、香积寺、成都草堂寺、嘉定大佛寺和西南师范大学, 张船山的对子赠给了“张船山纪念馆”。四川巴蜀书社借用他收藏的怡府藏版巾箱本《四书集注》和怡府藏版, 明善堂重梓的《五经》拿去作为底本影印。不想竟然把底本遗失了, 他也一笑了之, 不再提起。上海古籍出版社魏同贤先生请他接洽日本国的《水浒全传》藏本复印事宜,他也不顾年迈, 自己出资多方联系。事后我问他: 那么一箱子影印件拿去了, 怎么连句话也没有? 他仍是一笑了之。他想的全是传播国学、宏扬文化, 自己的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呢?


整理古籍, 纂集文献, 特别古籍校注是一件难度极大又不易出成果的学术事业。而爸爸却不幸走上了这条不归路。他在师从吴芳吉先生时, 即已养成了清晨早起读书, 夜半伏案写作的习惯, 经史名著、笔记小说、杂志方志、文献手稿无所不读, 自谓“读未读过之书”。校勘考证应是他的学术“正道”。他却小说戏文、医案杂册、佛经道藏无所不务、无所不读。从中左右采撷, 广收博取, 集解成文, 积累成册。他的《文心雕龙新书》、《盐铁论校注》能在众多强手中独树一帜, 这种读书功夫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在他历经坎坷、战乱、动乱充满一生的生活中, 留给我们的印象就是默默地读书, 默默地写作, 现在他虽以超脱红尘, 不再辛劳了。而他身后遗作仍在繁荣着文化园地。《王利器学术》已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建国以来优秀论文选》已由安徽教育出版社选编,《吕氏春秋注疏》正在巴蜀书社制作,《文子疏义》和《绎史》已交中华书局付印。人民文学出版社也将重印他和舒芜先生、陈迩冬、周绍良等先生合编的几种书籍。文章不朽事, 学术界的繁荣昌盛将使爸爸的在天之灵得以告慰!


一九九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原载《红楼梦学刊》•一九九九年第三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网站地图|狂人之家 ( 豫ICP备10202085号

GMT+8, 2024-11-30 17:53 , Processed in 0.09780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