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之家 ——记录我们经历的这个时代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大学 狂人 文学
查看: 4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史] 清代禮學廿一家 【以沈公菿闇先生所示二十家為基準 竊補一孫詒讓 共廿一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3 14:32: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張爾岐,字稷若,自號蒿庵居士,山東濟陽人。

少為縣諸生,遜志好學,工古文詞。著《天道論》,《中庸論》,《謹俗論》,《篤終論》,《立命說辨》,其文大抵主於匡世救俗,不為膚俗之論,故皆切實可行。年三十,因《儀禮》鄭康成註文古質,貿公彥釋義曼衍,學者不能尋其端緒,乃取經與注章分之,定其句讀,疏其節,錄其要,取其明注而止;有疑義則以意斷之,亦附於未;始名《儀禮鄭注節釋》,後改名《儀禮鄭注句讀》。又參定監本脫誤凡二百餘字,並考石經脫誤凡五十餘字,作《正誤》二篇附於後。成書十七卷。時年五十九矣。顧亭林遊山左,與先生友善,讀其書而為之序,手錄一本,藏山西祁縣所立書堂;嘗與汪碗書,稱爾岐之學,根本先儒,立言簡當;又與友人論師道書日:「獨精三禮,卓然經師,吾不如張稷若。」其為事林所推重如此。先生孝友懇摯,蕭然物外,不與世接,自為墓銘而卒,年六十有六。所著尚有《易經說略》八卷,《詩經說略》五卷,《夏小正注》一卷,《弟子職注》一卷,《老子說略》二卷,《蒿庵集》三卷,《蒿庵間語》二卷,《濟陽縣誌》九卷,《吳氏儀禮注訂誤》一卷,及《春秋傳義》未成。說者調先生著書,,雖同經生,然篤信程、朱,能會漢宋於一,而得其通,故卓然自樹,以上接齊魯之傳。

沈彤 ,字冠雲,號果堂,江蘇吳江人。

康雍間,何義門以古學倡導東南,四方從游弟子著錄者甚眾,惟陳李方、少章稱最,而果堂為之後勁。少淳篤,盡洗吳中名士習氣。讀書以窮經為根柢,貫穿古人之異同,務求其至是。文章不屑辭華,獨抒心得。顧暗淡自修,世鮮知之者。乾隆元年,由諸生應博學鴻詞科,緣奏賦至夜半,不及成詩,不入選。有人薦修《三禮》暨《大淸一統誌》,議敘授九品官,恥不仕,遂以親老乞歸。居喪不茹葷,不內寢,動中乎禮。窮年屹屹,閉門撰述,群經皆有考訂。其學長於三禮。以宋歐陽修疑周官官多田少,祿且不給,其有辨者,率以攝官為辭,乃詳制周制,著宦爵數、公田數、祿田數,成《周官祿田考》三卷。又嘗為《周官頒田異同說》《五溝異同說》、《井田軍賦說》、《釋地征篇》,援據典核,自鄭注賈疏後,推為特精。復撰《儀禮小疏》一卷,取士冠禮、士昏禮、公食大夫禮、喪服、士喪禮,為之箋疏,足訂舊義之訛。惠定宇撰《古文尚書考》,為作序,推許備至。以為「二十五篇之古文,非不依於義理,顧後儒之作雖精醇,不可以混淆聖籍。《揚子》《文中子》之擬經,皆謂之僭;況以偽亂真者!故欲尊古經,必辨後出者之偽;而欲辨後出者之偽,必據其前之真者而後可;此定宇之書所以高出於群言也!」居恆講求經世之務,所著《保甲論》,與安溪李光型《保甲說》並能剖析利病,見稱於時。纂《吳江震澤二縣誌》,震澤故吳江之分邑也,於二志經緯分合各有法,可以為天下分邑修志者之式。其他尚有《尚書小疏》一卷,《春秋左傳小疏》一卷,《果堂集》十二卷。兼通醫術,又為《氣穴考略》《內經本論》,各若干卷。卒年六十五。

吳廷華 ,字中林,號東壁,浙江仁和人。

康熙甲午舉人。官福建海防同知。生平於六經箋疏,無所不窺。嘗以薦預纂修《三禮義疏》,得遍覽中秘儲書之古今先儒著述,故禮學尤為賅洽。撰《周禮疑義》四十四卷,《儀禮疑義》五十卷,《禮記疑義》七十二卷,稿凡百數十冊,惜以卷帙浩繁,無力刊行。昭文張海鵬曾抄入《治經堂續經解》,亦未遑授梓。今傳世者止《儀禮章句》十七卷。以經文敘次質直,無脈絡起止可尋;又自一字至數十字,句多奇零不整,語語澀口;且監本與石本各有脫誤,鄭注與賈疏不免轇轕;用是刪繁取約,補脫勘訛,作為此書。一篇之中,畫其節目;一節之內,析其句讀;其訓釋多本鄭、賈箋疏,間亦采他說附案以發明之。至喪取特關教孝要道,則倍加詳審。論者謂:雖不逮張蒿庵,而較勝於馬德章雲。

褚寅亮,寧搢升,一字鶴侶,江蘇長洲人

乾隆辛未,高宗南巡,召試舉人,授內閣中書,官至刑部員外郎,與錢竹汀為同年友。於經學最深,持論最平。尤精治禮,篤好不倦。從事禮經者幾三十年,乃確然知鄭義之必可從,元敖君善之說之無可據。嘗謂:「宋人說經,每好標新立異,弁髦古注。惟《儀禮》一書為朴學,空談義理者不能措辭。而晦庵、勉齋又崇信之,故鄭氏之學未為異義所泊。至君善雖云采先儒之言,其實自註疏而外皆自逞私臆,專攻高密。學者苦註疏之難讀,而喜其平易,乃盛行於世。蓋其宗旨不在解經,殊有意與康成為難;特巧於立言,含而不露,若無心於排擊者,是以入耳彀中且不悟。至幹說有不通,甚或改竄經文、曲就其義,不幾於無忌憚乎!」乃著《儀禮管見》三卷,貫串全經,疏通證明,雖好辨者亦莫能致其喙。並精天文曆算,長勾股和較諸法。作《勾股廣問》三卷。錢竹汀撰《三統術衍》,為校正刊本誤字,錢服其精審。早年習《公羊》何氏之學,成《公羊釋例》三十篇。謂:「三傳僅《公羊》為漢學。孔子作《春秋》,本為後王製作。訾議《公羊》者,實違經旨。」又因何邵公言,「禮有殷制,有時王之制」,與周禮不同,成《周禮公羊異義》二卷。復有《十三經筆記》十卷,《諸史筆記》八倦,《諸子筆記》二卷,《名家文集筆記》七卷。乙未,以病告歸,卒於家。

胡匡衷 ,安徽績溪人。

歲貢生。績學敦行,以孝友為鄉里所重。於經義多所發明,不苟與先儒同異。所著有《周易傳義疑參》十二卷,析程、朱之異同,補程、朱之罅漏,大抵多采宋、元各家羽翼程、朱之說以相訂正,而亦時出己見,於二書深有裨益。《禮經》著有《三禮札記》《周禮井田圖考》、《井田出賦考》《儀禮釋官》等書。其於井田多申鄭義;而授田一事,以遂人所言,是鄉遂制,大司徒是都鄙制,鄭注自相違戾。作《畿內授田考實》一篇,列於卷首。積算特精密。其《釋官》則以《周禮》《禮記》、《左傳》、《國語》與《儀禮》相參證,論據精確,足補註疏所未及。又著有《左傳翼服》、《論語古本證異》、《論語補箋》、《莊子集評》、《離騷集註》等書。其生平所作詩古文,別為一編,名《朴齋生集》。年七十四卒。

胡培翚 ,字載屏,一字竹村,匡衷孫。

嘉慶己卯進土,官內閣中書,轉戶都廣東司主事。浮沉郎署,卒無知遇而拔擢之者。嗣為東南大吏延聘,先後主鍾山、惜陰兩書院。講捨百數十人,造就咸因其材;江寧汪士鐸,其首選弟子也。為學淵源於先世,故於《禮經》獨深。且皖中江、戴之遺風末混,治經一循家法。重之以博聞篤志,閱數十寒暑,成《儀禮正義》四十卷。上推周公、孔子、子夏垂教之旨,發明鄭君、賈氏得失,旁遮鴻儒經生之所議,張皇幽渺,闡揚聖緒,微特非李敖所可比肩,即同時墨莊胡氏之《古今文疏義》亦難方駕;蓋先生為墨莊作傳,亦謂其功力在《毛詩疏義》,固不能及全疏之深造,已不啻言之矣。又於乃祖《釋官》之外,別撰《燕寢考》三卷,亦所以扶翼《正義》。又有《研六室文抄》十卷,並多詁經之作云。

蔡德晉 ,字仁錫,無錫人。

雍正四年舉人。乾隆二年,禮部尚書楊名時薦德晉經明行修,授國子監學正,遷工部司務。德晉嘗謂橫渠以禮教人,最得孔門博約之旨,故其律身甚嚴。其論三禮,多前人所未發。著禮經本義十七卷,禮傳本義二十卷,通禮五十卷。

盛世佐 ,字庸三,浙江秀水人。

乾隆戊辰進士,官龍裡縣知縣。深於經學。嘗裒輯先秦迄於近代說《儀禮》者一百九十七家,成《儀禮集編》十七卷。以朱子《通解》析諸篇之記分隸經文,嫌於經傳混淆,為晦庵未定之稿;故斯編,經自為經,傳自為傳,一依鄭氏之舊。於《士冠》《士相見》《喪服》諸篇傳寫錯出者,則從蔡氏考定《武成》之例,別定次序附末,而不敢移易經文。凡編次眾說,一以時代為序;二說略同,則錄前而置後;後足以發前所未備,始兼錄之;間有己見,更綴於諸儒之後,辨其異同,務歸至當。其抉擇之嚴,裁斷之精,直欲與唐李氏《周易集解》、宋衛氏《禮記集說》相驂靳。又撮取大要,作《綱領》十二篇,列諸卷首,上自製作之本原,下逮授受源流、先儒評論得失,皆著之,俾讀者有以考焉。

張惠言 ,字皋文,江蘇武進人。

少受《易》,能通大義。家固孤貧,年十四即為童子師。乾隆丙午,舉本省鄉試。赴禮闈,報罷。考取教習景山宮,期滿例得引見,聞母疾,遽歸。嘉慶己未,始成進士。朱文正公珪重其學行,特奏改庶吉士。充實錄館纂修官、武英殿協修官。散館,以部屬用。文正復特奏改授翰林院編修。卒年四十有二。先生體格淸羸,面有風稜,而性特和易。與人交,無賢不肖皆樂之。至義之所在,必達然後已。其鄉試中式,雖出朱文正門,顧未嘗求私見,以所能自異;文正默察,陰加器重,故屢進達之;而先生復齗齗以相善相爭不敢隱。文正言:「天於當以寬大得民。」先生言;「國家承平百餘年,至仁涵育,遠出漢唐宋之上,吏民習於寬大,故奸孽萌芽其間,宜大伸刑罰以肅內外之政,」文正言:「天子當優有過大臣。」先生言:「庸猥之輩,幸至通顯,復壞朝廷法度,惜全之,當何所用。」文正喜進淹雅之士。先生言:「當進內治官府外治疆埸者。」嘗與洪編修亮吉於廣坐爭之。夙善篆書,列聖加上尊號,命詣盛京篆玉寶焉。少為辭賦,擬司馬相如、揚雄,散文學韓愈、歐陽修。先生嘗見惠棟所著《易》學,好之,於是遊心爻系,敷衍聖道。惟惠《易》遵暢虞翻之旨,兼參荀、鄭。先生則專主虞氏。以虞翻言《易》,以陰陽消息六爻發揮,旁通升降,歸於乾元用九而天下治,依物取類,貫穿比附,實傳孟氏易家陰陽之學,實非宋儒意造圖書所可比。惟古書亡佚,漢魏師說略具梗概者,僅鄭、荀、虞三家,而虞又較備,放專研虞氏之學,而上溯孟喜,以七十子之微言,為田何、楊叔、丁將軍之所傳者乃求其條貫;明其統例,釋其疑滯,信其亡闕,為《周易虞氏義》九卷。又表其大意,為《消息》二卷,刺取《易》文之可與禮經相比附者,本鄭氏「以禮言易」之指,不用爻辰,而更以虞氏之例,為《易禮》二卷。孟氏說《易》本於氣,而以人事明之;虞氏說人事雖具,後學每苦其略不貫穿;謂象無所不具,而事著於一端,並非漢儒之略,為《易事》二卷。懼言虞氏者執其象變,失其指舊;引伸《文言》舉隅之例,正魏晉以後儒者「望文生義」之失,為《易言》二卷。復以漢儒說易大旨可見者三家,——虞氏言消息,本乎孟喜;鄭氏言禮;荀氏言升降,則本乎費直。——既述虞氏之學而發其義,乃更采合兩家各通其要,為《周易鄭荀義》三卷。九家者,荀爽集古易凡九家,惠定宇則雲六朝人說荀氏易者,要可翼附荀氏,為《荀氏九家義》一卷。自餘諸家,雖條理不具,然先師所述之大義要旨往往而有,乃輯釋文集解及他書所見,為《別錄》。凡:孟氏四家,京氏三家,費氏七家;子夏傳非漢師說,別為一家;共十四卷。《易緯》者,傳孟、京氏陰陽之學;亦求其醇者而次之,為《略義》三卷。先生治《禮》,專宗康成。以宋楊復作《儀禮圖》,雖經文完具,而地位或淆。因兼采唐宋元及近儒之義,斷以經註,首述宮室圖,而後依圖比事,按而讀之,步武朗然。又詳考吉凶冠服之制,為之圖表,別成《儀禮圖》六卷。先生於小學,纂《說文諧聲譜》,未就而卒。著有:《墨子經說解》二卷,《握機經定本》一卷,《青囊天玉經正義》五卷,《茗柯文》五卷,詞一卷。曾文正稱其「學循漢儒軌轍,而虛衷研究,絕無凌駕先賢之意。文詞溫潤,亦無考證辯駁之風。迨古之所謂大雅者歟!」非過言也。

凌廷堪 ,字仲子,又字次仲,安徽歙縣人。

生有異稟,觀書十行俱下。幼孤貧,母氏授之讀。稍長,工詩及駢散文,兼為長短句。客揚州,金博士兆燕目為奇人,勸入都,游翁閣學覃溪門。乃究心經史,冀為其鄉先輩江、戴之學。以國子生應京兆試,不售,南還。阮相國元時尚未達,因與訂交。再赴試,仍報罷,愈發憤攻苦,遂中乾隆戊申北榜副貢。己酉,本省鄉試中式,聯捷成進士。用知縣。自請改教職,選寧國府學教授。則奉母之官,孝弟安貧,畢力著述。久之,丁母憂去,主講敬亭、紫陽書院。免喪,阮公撫浙,延訓其子,歸卒於家,年五十三。先生於學無所不窺,凡六書九數,以迄古今疆域之沿革,職官之異同,史傳之參錯,外屬之源流,靡不井然條貫。自就官陵陽,尤專攻於禮學,著《禮經釋例》十卷,謂:「禮經委曲繁重,不得其經緯途徑,雖上哲亦苦其難;苟得之,中材可勉赴焉。經緯途徑之謂何?例而已矣。如鄉飲酒、鄉射、燕禮、大射不同也,而其為獻酢酬旅酬無算爵之例則同也;聘禮、覲禮不同也,而其為郊勞、執玉、行享、庭實之例則同也;特牲饋食、少牢饋食不同也,而其為屍飯、主人初獻、主婦亞獻、賓長三獻、祭畢飲酒之例則同也;鄉射、大射不同也,而其為司射、誘射、初射、不釋獲再射、釋獲飲不勝者、三射以樂節射飲不勝者之例則同也。不會通其例,一以貫之,只厭其糾葛重複已耳,烏睹所謂經緯途徑者哉!」又著《燕樂考原》六卷,以隋沛公鄭澤五旦七調之說,為燕樂之本,而參以段安節《琵琶錄》、張叔夏《詞原》、《遼史樂誌》諸書,考之琴與琵琶之弦音,從《遼史》四旦定四均二十八調。自謂孤學獨鳴,無師無友,為宋以來講樂家所未悟焉。其《校禮堂文集》三十六卷,中如《九慰》、《七戒》、《兩晉辨亡論》、《十六國名臣序讚》,皆上推騷選;《鄉射五物考》、《九拜解》、《九祭解》、《釋性》、《詩楚茨考》、《旅酬》下為上解,則專信經,咸具獨見。而卓然可傳者,推《復禮》三篇。大致言:「古聖使人復性者,學也,所學即禮也。孔子言『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又曰:『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孟子曰:『上無禮,下無學。』故知所學者即禮也。顏淵問仁,孔子告之者惟禮焉爾。顏予嘆『道之高堅前後迨博文約禮,然後如有所立』,即立於禮之立也。于思言『天命之為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所教者因人所當行而品節之,即禮也。盡乎禮,斯可以復性。故所謂格物者,物即理也;所謂慎獨者,亦即禮也。禮有節文、度數,非空言理者可托也。」蓋發先儒所未發雲。餘有詩集十四卷、《梅邊吹笛譜》二卷、《充渠新書》二卷、《元遺山年譜》二卷、札記若干卷。欲撰《魏書音義》未成。

方苞,字靈皋,安徽桐城人。

父仲舒,寄籍上元,善為詩,苞其次子也。篤修內行,治古文,自為諸生,已有聲於時。康熙三十八年,舉人。四十五年,會試中式,將應殿試,聞母病,歸侍。五十年,副都御史趙申喬劾編修戴名世所著南山集、孑遺錄有悖逆語,辭連苞族祖孝標。名世與苞同縣,亦工為古文,苞為序其集,並逮下獄。五十二年,獄成,名世坐斬。孝標已前死,戍其子登嶧等。苞及諸與是獄有干連者,皆免罪入旗。聖祖夙知苞文學,大學士李光地亦薦苞,乃召苞直南書房。未幾,改直蒙養齋,編校御制樂律、算法諸書。六十一年,命充武英殿修書總裁。世宗即位,赦苞及其族人入旗者歸原籍。雍正二年,苞乞歸里葬母。三年,還京師,入直如故。居數年,特授左中允。三遷內閣學士。苞以足疾辭,上命專領修書,不必詣內閣治事。尋命教習庶吉士,充一統志總裁、皇淸文穎副總裁。乾隆元年,充三禮義疏副總裁。命再直南書房,擢禮部侍郎,仍以足疾辭,上留之,命免隨班行走。覆命教習庶吉士,堅請解侍郎任,許之,仍以原銜食俸。苞初蒙聖祖恩宥,奮欲以學術見諸政事。光地及左都御史徐元夢雅重苞。苞見朝政得失,有所論列,既,命專事編輯,終聖祖朝,未嘗授以官。世宗赦出旗,召入對,慰諭之,並曰:「先帝執法,朕原情。汝老學,當知此義。」乃特除淸要,馴致通顯。苞屢上疏言事,嘗論:「常平倉谷例定存七糶三。南省卑濕,存糶多寡,應因地制宜,不必囿成例。年饑米貴,有司請於大吏,定值開糶,未奉檄不敢擅。自後各州縣遇谷貴,應即令定值開糶,仍詳報大吏。谷存倉有鼠耗,盤量有折減,移動有運費,糶糴守局有人工食用。春糶值有餘,即留充諸費。廉能之吏,遇秋糴值賤,得谷較多,應令詳明別貯,備歉歲發賑。」下部議行。又言民生日匱,請禁燒酒,禁種煙草,禁米谷出洋,並議令佐貳官督民樹畜,士紳相度濬水道。又請矯積習,興人才,謂:「上當以時延見廷臣,別邪正,示好惡。內九卿、外督撫,深信其忠誠無私意者,命各舉所知。先試以事,破瞻徇,繩贓私,厚俸而久任著聲績者,賜金帛,進爵秩。尤以六部各有其職,必慎簡卿貳,使訓厲其僚屬,以時進退之,則中材咸自矜奮。」乾隆初,疏謂:「救荒宜豫。夏末秋初,水旱豐歉,十已見八九。舊例報災必待八九月後,災民朝不待夕,上奏得旨,動經旬月。請自後遇水旱,五六月即以實奏報。」並言:「古者城必有池,周設司險、掌固二官,恃溝樹以守,請飭及時修舉。通川可開支河,沮洳可興大圩,及諸塘堰宜創宜修,若鎮集宜開溝渠、築垣堡者,皆造冊具報,待歲歉興作,以工代賑。」下部議,以五六月報災慮浮冒,不可行;溝樹塘堰諸事,令各督撫籌議。高宗命苞選錄有明及本朝諸大家時藝,加以批評,示學子準繩,書成,命為欽定四書文。苞欲仿朱子學校貢舉議立科目程式,及充教習庶吉士,奏請改定館課及散館則例,議格不行。苞老多病,上憐之,屢命御醫往視。苞以事忤河道總督高斌,高斌疏發苞請託私書,上稍不直苞。苞與尚書魏廷珍善,廷珍守護泰陵,苞居其第。上召苞入對,苞請起廷珍。居無何,上召廷珍為左都御史,命未下,苞移居城外。或以訐苞,謂苞漏奏對語,以是示意。庶吉士散館,已奏聞定試期,吳喬齡後至,復補請與試。或又以訐苞,謂苞移居喬齡宅,受請託。上乃降旨詰責,削侍郎銜,仍命修三禮義疏。苞年已將八十,病日深,大學士等代奏,賜侍講銜,許還裡。十四年,卒,年八十二。苞既罷,祭酒缺員,上曰:「此官可使方苞為之。」旁無應者。苞為學宗程、朱,尤究心春秋、三禮,篤於倫紀。既家居,建宗祠,定祭禮,設義田。其為文,自唐、宋諸大家上通太史公書,務以扶道教、裨風化為任。尤嚴於義法,為古文正宗,號「桐城派」。著有《周官集註》13卷、《周官析疑》36卷、《考工記析疑》4卷、《周官辯》1卷、《儀禮析疑》17卷、《禮記析疑》46卷、《喪禮或問》1卷、《春秋比事目錄》4卷、《詩義補正》8卷、《左傳義法舉要》、《史記注補正》、《離騷正義》各1卷、《奏議》2卷、《文集》18卷、《集外文》10卷、《補遺》14卷,另刪訂了《通誌堂宋元經解》。

王士讓,字尚卿,福建安溪人。

幼時讀私塾,安貧勵志,致力經學。雍正十年以五經應試中副車。乾隆元年春,士讓奉調入京時,隨帶家鄉南岩名茶、饋贈侍郎方苞,方苞轉進內廷。乾隆召見士讓詢問之後。以茶之色澤烏潤,沉重似鐵,遂賜名為「南岩鐵觀音」。乾隆六年,士讓奉調入內閣,在三禮館分修《儀禮》。告成評定成績列一等,授博學鴻詞。十年,士讓任湖廣黃州府蘄州通判,卒任上,終年61歲。著有《六經訓解》。

徐養原 ,字新田,又字飴庵,浙江德淸人。

夙承家學,讀書有深識。年十三,隨父宦入京師,從一時名土問業,於學術之源流派別靡不曉貫。父乞養歸,益覃思經訓,順事左右,往往以說經娛親。充嘉慶六年副貢生。父母先後卒,遂無意攻制舉業。初,阮元撫浙,築精舍西湖上,選高材生數十人講肄其中,先生及弟養灝與焉。又集諸儒校勘十三經註疏,先生任《尚書》、《儀禮》。《儀禮》多脫文錯簡,素號難治,所校獨精。平居嘗曰:「古之儒者,必修六藝;郵之書數,居之禮樂,皆以養性也。」於是條通經傳,著其大者為《明堂說禘郊辨》、《井田議》、《飲食考》、《周官五禮表》、《五官表》、《考工雜記》。其說雖泰半墨守鄭氏,然若論明堂,失之隘;計侯道,失之遠;又直諍其失。為《尚書考》,列漢魏舊說,舉近日諸家為未及舉。為《黑水考》、《渤海考》,復不附和胡渭之說,皆實事求是,不為苟同。兼通聲律六書古音,旁逮曆算輿地氏族之學。於字書,辨析於會意、指事、形聲四者。有《六書故》、《糾檀園字說》、《僮籥》、《急救篇考異》。於古音,增定段氏十七部為十九。有《說文聲類》、《毛詩類韻》、《周易楚辭經傳諸子音證》、《古音備征記》。因而《儀禮》之今古文,《周官》之故書,《春秋三家》、《論語魯讀》,咸能列其異同,以為之考焉。於聲律,以母夫人善琴,秉承慈訓,有《律呂臆說》、《琴學原始》、《樂曲考》、《管色考》、《荀勖笛律圖說注》。於曆算,欲中西之法各明其直,無相雜糅。有《周髀解》、《九章重差補圖》、《劉徽割圓表》、《長廣方說》、《帶縱諸乘方記》、《乘方補記》、《三角割圓》、《對數比例》、《對數新論》。於輿地氏族,有《朝鮮疆域考》、《氏族譜》等書,亦詳核。凡若干卷,數十萬言。為人捨書籍外無嗜好,非疾病喪紀不輟業。誦讀孜孜,考論矻矻,迄老弗衰。卒年六十八。

鄭珍 ,字子尹,晚號柴翁,貴州遵義人。

自幼精力超邁,寓目輒能記誦。舅黎氏多蓄典籍,悉鼓篋讀之,恆達旦。數年而學以大明。道光五年,選拔貢生,受知幹程侍郎恩澤。程詔之曰:「為學不先識字,何以讀三代秦漢之書。」遂大感悟,進求諸聲音文字之原與古宮室冠服車輿之制。久之,經術益更涵肆,莫可殫詰。以道光丁酉舉於鄉。凡三為教官,最後補荔波縣訓導。未見即棄官歸。同治癸亥,用大臣密薦以知縣發蘇,未行而疾作,卒年五十有九。其為學也,初實致力於許、鄭,以為明訓詁為讀傳注通經義之階。其於二家,尊信最篤,既治三反,苟有惑則憤發覃思,又不合則群綜諸儒之說,旁參曲證,必求一得當程、朱之義理而後已。如是者積三十餘年,始於三禮六書渙然冰釋。嘗謂:「遵義漢牂柯地,自郡人尹珍從許慎受經以教南域,後遂無有經術發聞者。」故毅然以道真自命。以經莫難讀於《儀禮》,則為《儀禮私箋》八卷;人道莫重於親族,則為《親屬記》二卷;古制莫晦於考工,則為《輪輿私箋》二卷;小學莫詳於《說文》,則為《說文新附考》八卷、《逸字》二卷;奇字莫詳幹漢簡,則為《漢簡箋正》八卷;漢學莫盛於康成,則為《鄭學錄》四卷。並《巢經說》一卷,文抄詩抄九卷,《樗繭譜》一卷,《母教錄》一卷,均刊行。別有《考工鳧氏圖說》、《說隸》、《老子注》、《世繫一線圖》、《無慾齋詩注》,凡若干卷,未刊。而纂輯鄉邦文獻,則有《遵義府誌》、《播雅》兩書。

俞樾 ,號曲園,浙江德淸人。

幼有夙慧,九歲即戲為書,而自注其下。著述等身,實兆於此。道光庚戌進士,改庶吉士。以複試詩有「落花春仍在」之句,為曾文正公所賞,散館授編修。博物閎覽,著稱輦下。咸豐乙卯,放河南學政,因人言罷歸。既運初服,年甫三十八,乃壹意治經。始讀高郵王氏書,善之,自是專依為宗。其《群經平議》,則繼《經義述聞》而作,小有未逮;《諸子平議》乃幾與《讀書雜誌》抗衡。《古書疑義舉例》,條理畢貫,視《經傳釋詞》變而愈上,且益恢廓矣。逮後《俞樓雜誌》、《曲園雜纂》諸書出,其析疑振滯,雖多及前數書相仿,或精義較甚於昔;學隨年進,亦初不自諱也。嘗受學長洲陳奐,罷官僑吳,猶及見宋大令翔鳳,得聞武進莊氏之說,故治經頗有《公羊》。然為學固無常師,左右採穫,深疾守家法、違實錄者。惟好改經字,末年稍自敕,成《經說》十六卷,比前異矣。治小學,不摭商周彞器,謂多後世詐托為之,可以辨形體,識通假,當止於秦漢碑銘。其審諦又如此。既專以著書自娛,遂不復出。曾文正督兩江,李文忠撫吳下,咸禮重之;時以巾服從游,往來如處士。文正乃有「閎纔不薦,徒竊高位」之嘆。歷主講蘇州紫陽、上海求志、德淸淸溪、歸安龍湖等書院,而立杭州詁經精舍至三十一年,為從來所未有。先是,浙江治朴學者本之金鶚、沈濤,其他率羼雜漢宋;及先生施教於詁經,學者鄉方,始屯固不陵,節所造就,蔚為通材,益難僂數。性雅不好聲色,既喪母妻,終身不餚食,衣不過大布。遇人豈弟,臥起有節。保真持滿,故老而神志弗衰。讀書著作守常程,每竟一歲,輒以寫定之書刊佈於世。晚年足跡不逾江浙,而聲名揚溢海內外,遠道投贈,藉申景慕。居林下,閱四十餘載。光緒癸卯,大吏以重宴鹿鳴請,得旨復編修原官。授孫陛雲讀,親見其以第三人及第,典試蜀中,舉特科,乞假侍左右,亦幾若高郵王氏文肅之於文簡,雖得年略遜懷祖,名山之業固足紹述。惟既博通典籍,或旁涉稗宮雜流,復以筆札泛愛人,論者遂以比之隨園,雷同相和,所謂貌同心異,有道於通人之前,宜不值一吷耳。卒年八十有六。所著凡五百餘卷,統曰《春在堂全書》。除《群經平議》五十卷、《諸子平議》五十卷、《茶香室經說》十六卷、《古書疑義舉例》七卷外,其《第一樓叢書》三十卷、《曲園俞樓雜纂》共百卷,並頗資考證。餘見自著全書錄要中。

黃式三,字薇香,浙江定海人。


性至孝,父素嚴,先意承志,恆得歡心。嘗赴省試,母暴卒幹家,歸而號慟幾絕,誓不再應舉。以歲貢終。每值父母祭日,涕泣哀思,行之終身如一日。於學不守門戶,博綜群經。治《易》,言卦辭爻辭一意相承;六十四卦爻辭同者,亦一意相承。又釋《系辭》「衰世」之意,謂伏羲世衰而神農作,「《易》之興也其於中古平」。中古,謂神農也,以此申神農重卦之義。治《春秋》作《釋救》、《釋人》、《釋名》、《釋盜》、《釋殺》、《釋婦人》,以訂杜預《釋例》之訛。特長治《三禮》,論郊禘論學校,並謹守鄭君家法。其說匠人明堂之制,闡發鄭義尤精。凡撰《易釋》四卷,《尚書啟蒙》三卷,《詩從說》一卷,《敘說通》二卷,《詩傳箋考》二卷,《春秋釋》二卷,《論語後案》二十卷。讀史喜《文獻通考》,雖窮居無位,而當世之務籌之甚熟。作《兵事十策》,欷歔於海上之事,惜無用其言者,越數歲,事果驗。居閑處默,反體此心,陰陽消長,悚然危懼,謂寂守於內,非入學之道。乃仿韓愈作《五箴》,提呼惕息,老而愈確。顧對人樂易,不立崖岸。苟遇請益,告之一出於誠。以此群服其義,而後生之造就尤眾。年七十四,得偏痹疾,病革,命諸子扶之起,書別語告兄弟宗族門弟子,端坐而逝。

黃以周 ,字元同,號儆季。浙江定海人。式三四子。

幼承家學,與兄儆孟、儆仲相砥礪,以傳經明道自任。同治庚午優貢。旋舉於鄉。會試選謄錄,期滿,當得知縣,不就。又十年,大挑,用教職,補分水縣學訓導。生平摯孝如其父,事親三十餘年,未嘗去左右;而非禮勿動,粹然儒者。先生為學,不拘漢宋門戶,體亭林「經學即理學」之訓,上追孔門之遺言。說《易》,綜舉辭變象佔,於鄭、王無所偏執。《詩》多宗序。《書》必條貫大義。《春秋》用比事之法。三《傳》校以經例,定其短長。而三《禮》尤邃。凡詳考象說,晝夜研索,成《禮書通故》百卷,列五十目,囊括大典,本支敕備,究天人之奧,斟古今之立,蓋與杜氏《通典》比隆,其校核異義過之。諸先儒之聚訟,至是渙然冰釋。又輯《軍禮司馬法》二卷,而論田制,取北朝均田為準,校定用尺,謂當今八寸一分,不如是,車不足容三人。均田制為先生所欲施行,要其根極,終以治禮為主也。故別著《經訓比義》三卷。有謂:「欲挽漢宋學之流弊,其惟禮學平?或云『禮為忠信之薄』,是言一出而周衰;或云『禮豈為我輩設』,是言一出而晉亂。學術不明,而治術敝。」初,宋四明之學,雜采朱、陸;及近世季野、謝山,學始端實;至先生益醇,躬法呂、朱,亦不蛇委也。獨不喜陸、王,以執一端為賊道。寧波知府宗源瀚稱循吏,頗嚴事之。屬主辨志精舍。性解營造,每思效鄒、魯習禮,因畫古宮室圖,將飭匠氏創作,宗行視嘆絕,惟語先生以淸代衣冠,懼不可以行周禮,事遂寢。江蘇督學黃體芳延任南香書院講席,歷十五年,江南諸高材生率出其門。晚選處州府教授,特薦,加內閣中書。更以孟子學孔子,由博返約,而未嘗親炙其間,有子思子綜群弟子之前,聞承孔聖以啟孟氏,乃舉子思所述「夫子之教必始於詩書,而終於禮樂」,及所明「仁義為利」之說,作《子思子輯解》七卷。暮年多疾,恆曰:『加我數年,《輯解》成,斯無憾矣!」既節成,而疾瘥,更號曰哉生。原先生之書,雖莫大乎《禮書通故》,而實莫精乎《子思子輯解》焉。光緒己亥卒,年七十二。餘書若《古文世本》、《黃帝內經集註》及《儆季雜著》,並卓然可傳世。

張錫恭,字師伏,號聞遠,又號殷南。淸松江府婁縣人。

光緒二年秀才,光緒十一年拔貢。時江蘇學政黃體芳建南菁書院於江陰,錫恭就學於該書院,師從黃以周,兼學經學、古學,猶精治《禮經》。光緒十四年鄉試中舉後,益潛心研究三《禮》,以鄭玄為宗,兼攻百家之說。曾在松江府中學堂執教,又在姚、韓兩大姓家坐館,以經學負盛名。光緒二十五年被聘為兩湖書院經學分教,治學嚴謹,任教3年,學生悅服。光緒三十三年北京設「禮學館」,纂修《大淸通禮》,被徵召為纂修官,分任纂訂喪禮部份,著有《修禮芻議》和《釋服》若干條(均收入《茹荼軒集》)。辛亥事變後毅然回家,隱居於小昆山東麓,與祖墓、宗祠為鄰,以讀書著述為業。民國十三年(1924年)江浙戰起,避兵亂至其甥張澤封文權家。九月,病逝於封家。著有《禮學大義》(1卷)、《茹荼軒集》(12卷)、《茹荼軒續集》(6卷)附《秉燭隨筆》(1卷)、《喪服鄭氏學》(16卷)等,均有刊印;又著《喪禮鄭氏學》,因該書卷帙浩繁,刊未及半,抗戰爆發而中止(原稿藏吳縣王欣夫處)。張錫恭的禮學研究,可以算作淸代禮學的集大成者,有非常高的學術價值。他的好友曹元弼認為,他的《喪服鄭氏學》的地位不亞於鄭注賈疏。張舜徽先生亦稱:「與錫恭同時友善、同為《禮經》之學者,有吳縣曹元忠、元弼兄弟。元忠著有《禮議》,元弼著有《禮經校釋》、《禮經學》,而皆不及錫恭之精。」范希正續張之洞《書目答問補正》,亦把《喪服鄭氏學》列在其中。張錫恭先生,傳黃式三、黃以周之衣缽,致力於溝通漢宋,其學不僅可視為淸代喪服學之總結,亦熔鑄程朱理學精義於禮學考辨當中。先生嘗言:「經有十三,吾所治者唯《禮經》;《禮經》十七篇,吾所解者唯《喪服》;註《喪服》者眾矣,而吾所守者,唯鄭君一家之言。吾於學可謂隘矣。雖然,由吾書而探鄭君之義,其於鄭君禮注之意,庶幾其不倍乎?由注義以探禮經,其於周公制服之心,庶幾其不倍乎?由制服以觀親親尊尊之等殺,於聖人之盡倫,或可窺見萬分之一乎?」張舜徽先生稱:「與錫恭同時友善、同為《禮經》之學者,有吳縣曹元忠、元弼兄弟。元忠著有《禮議》,元弼著有《禮經校釋》、《禮經學》,而皆不及錫恭之精。」因遭逢世變,先生晚年隱居昆山,築草廬於夏忠節公墓旁,追慕魯兩生、鄭康成之志,專心禮學著述:「陸台蔓草書誰讀,夏墓松楸德有鄰。」至歸道山前二年始成《喪禮鄭氏學》巨著,可惜因遭逢日寇,未能刊印,手稿大部毀於丙午之禍。

孫詒讓 ,字仲容,浙江瑞安人。

太僕依言之子。少好六藝古文,太僕諷之使為經世致遠之學,詒讓謂「先漢諸黎獻,夙義皭然,經訓固未嘗不可通於治也。」太僕乃授以《周官經》。其後作《正義》,實自此始。同治丁卯科鄉試中式,援例得主事。從父官江寧,與德淸戴望、海寧唐仁義、儀征劉壽獸等游,學益進。以為典莫備於周官,故疏《周禮》。取《爾雅》《說文》,正其詁訓;《禮經大小戴記》,證其制度;復博采漢唐宋以來,迄於乾嘉諸儒舊詁,參互稽繹,藉發鄭注之淵奧,裨賈疏之遺闕。始為長編數十巨冊,顧最錄多則異義滋牴牾,不免雜出。嗣更改定誼例,一切依古文彈正。刪繁補失,凡屢易稿,成書八十六卷。並輯《三家佚注》一卷附焉。甲戌間,國勢浸弱,群謀所以致富強者,則作《政要》二卷,都四十篇。又以行莫賢於墨翟,故釋《墨子》。因墨學既不合於儒術,其傳中絕書雖僅存,脫誤幾不可讀;而古字古言,轉多沿襲末改;非精究形聲通假之原,無由貫晰;畢氏校注,初啟途徑,尚待補苴。乃集合諸本,為依經誼字例,逐加詮釋。其訂補《經說上下》篇旁行句讀,正兵法各篇之訛文錯簡,致力獨深。成《間詁》十五卷,《目錄》一卷,《附錄》一卷,《後語》二卷。又以文莫正於宗彞,故考金文。蓋自經典相承,諸文字少半缺略,後世遂欲以金石款識彌其缺乏;薛書固不足道,即淸阮、錢諸家,亦不審形聲,無以下筆;仁和龔氏,謬戾尤眾。」特詳審彞器情偽;據宋人所假名,置其不可知,取可知者,辨其刻畫,不切爽毫髮;然後傳之六書,使所定文字,皆隱括就繩墨,成《古籀拾遺》三卷、《餘論》一卷。仍推闡古人造字之精微,成《名原》二卷。辨析龜甲文,成《契文舉例》二卷。著有《札迻》十二卷,書少於王氏《雜誌》、俞氏《平議》,而讎校之勤倍之。《周書斟補》四卷、《九旗古義述》一卷,並確慎不苟。更裒其考辨雜文,為《籀膏述林》十四卷,輯《永嘉郡記》一卷。至於《經迻》、《尚書駢枝》、《大戴禮記斠補》、《六歷甄微》、《廣韻姓氏刊誤》,凡若干卷,均未刊。蓋其學術,實兼包金榜、錢大昕、段玉裁、王念孫四家。其明大義,鈞深窮高,幾駕四家上。巋然為淸三百年朴學之殿,洵不誣矣。晚歲,嘗主溫州師範學校,充浙江教育會會長,朝議征主禮學館,不起,卒年六十一。

曹元弼,字谷孫,又字師鄭,一字懿齋,號叔彥,晚號復禮老人,又號新羅僊吏,室名復禮堂,江蘇蘇州人。

官太史、翰林院編修。兄曹元忠,亦為藏書名家。少時寫卷子,一「灶」字佔三格,人戲稱其「三眼灶」。辛亥革命後,閉門謝客,不與外界接觸,以衛道士自居,攻擊革命者「無父無君」,讚美「禮為國家之命」,至死仍留著淸朝的小辮子入葬。一生研究禮學,他認為:「六經同歸,其指在禮,《易》之象,《書》之政,皆禮也」。與著名藏書家梁鼎芬、劉承幹關係非同一般,藏書2萬餘卷,多稿抄校本。卒後,由蘇州文教廳及文管會點收。著《箋註十三經》、《禮經校釋》、《周易集解補釋》、《經學開宗》、《周易學》。所著有《孝經學》七卷、《禮經學》七卷、《禮經校釋》二十二卷、《周易鄭氏注箋釋》十六卷、《古文尚書鄭氏注箋釋》四十卷、《復禮堂文集》十卷、《復禮堂述學詩》十五卷。

先生生而奇慧,三歲,祖父教以八卦奇偶,頗能辨別。四歲,父親教以易本義前卦歌,及四子書,群經已能通曉大意。

1881年以童試第四名進入學宮受教。元和(即蘇州)訓導唐毓和閱先生之卷,心生佩服,乃將女兒許配於他。

1885年入江陰南菁書院肄業,向黃以周問學。當時大江南北才俊賢士雲集南菁書院,朝夕切磋學問,先生尤與張錫恭、唐文治交往甚篤。同年奪得拔貢生第一名。江蘇學政黃體芳亦是非常讚賞,在先生卷後加批:「他日當以經濟氣節名世。」不久先生奪得本省鄉試第二十七名。

1886年赴京參加會試,與孫詒讓論禮甚為滿意,並與其子孫紹箕建立昆弟交。

1889年,母親逝世,先生非常悲傷,撰《北堂侍立記》以志懿德。居喪時,先生對歷年讀禮之條記進行整理,撰成《禮經校釋》二十二卷:校者,校正經、注、疏之訛文;釋者,闡釋經、注、疏之隱義。「自唐朝賈公彥疏至淸代胡培翬正義,都衹是順其上下,推其本意,正訛補脫,逸衍改錯。其說之異於注者,推其致誤之由以訂正之,務求按之經而合,問之心而安。」

1891年刊成行世。當時學者李慈銘、王頌蔚評價頗高。

1894年會試中選。因為眼疾沒有參與廷試,1895年補考殿試,當時殿廷試崇尚書法,習以成風,先生自幼因為過於勤奮,眼疾嚴重,不能作楷書,閱卷者既把他的卷子列為二等。御史熙麟參奏,奉旨提卷呈覽。翁同龢面奏說「曹元弼雖寫不成字,實大江以南通經博覽之士」,最後因字跡模糊,降列為三等五十名,委以內閣中書之職。翁同龢嘆息說:「經生安能與時流爭筆畫之工哉!」當時兩江總督張之洞延攬其為廣雅書局總校。1895年,父親逝世,先生同樣悲傷。

1897年,張之洞轉任兩湖總督,又延聘先生主講兩湖書院。先生撰《原道》、《述學》、《守約》三篇,向諸生展示治學之方。在書院先生與梁鼎芬(梁文忠公)一起輯成《經學文鈔》,而相與論學者,則有馬貞榆、陳宗穎、胡元儀、陳慶年、王仁俊、楊守敬、桑宣、蒯光典、姚晉圻。隨後張之洞要求編修《十四經學》,建立治經提要鉤玄之法,約以明例、要旨、圖表、會通、解紛、闕疑、流別七目,先生認為此事體大物博,任重道遠,於是「發憤覃思,閉戶論撰,寢食俱忘,晷刻必爭」,希望盡快編成。已刻成的有《周易學》八卷、《禮經學》九卷、《孝經學》七卷,未刻成的有《毛詩學》、《周禮學》、《孟子學》各若干卷,《論語學》則改題為《聖學挽狂錄》刻成。

1900年與伯兄曹元恆因捐錢得到「行走」之職(賣官捐錢在淸末很普遍)。

1907年,張之洞又電招他為湖北存古學堂總教。當時淸廷設禮學館,編纂《通禮》,先生故交張錫恭、錢同壽,及從兄曹元忠,皆入館任分篡。禮部尚書溥良奏保先生來京,先生因存古學堂之聘,僅列顧問。

1908年,江蘇巡撫陳啟泰薦舉先生通曉經學,品德端正,並以其所著《禮經校釋》進呈御覽,奉旨賞給先生翰林院編修,原書發交禮學館。同年江蘇奏設存古學堂,延請先生為經學總教,仍兼存古學堂職務。同時葉昌熾為史學總教,鄒福保及王仁俊、唐文治先後為詞章總教,孫宗弼、沈修、孫德謙為協教,皆一時碩學通儒,師資力量雄厚。

1911年,先生辭去存古學堂總教,不久辛亥革命爆發,江蘇存古學堂停辦,先生「心摧氣絕,飲恨吞聲」。唐恭人常密訪先生,先生問何故,唐恭人說:「主辱臣死,君素志也;但自裁無益,守死善道,以存書種,效貞苦節婦何如?」先生長嘆說:「天乎!與子偕隱,矢死靡他。」自此閉戶絕世殫心著述。所往來者,衹有葉昌熾、鄒福保、張錫恭、朱祖謀、王季烈、劉錦藻、劉承幹幾位先生而已。其後袁世凱設禮制館,以書幣來聘,先生立即拒絕。孔林被戰亂毀壞,淸東陵被盜掘,先生竭盡家財捐修。

平時先生為諸弟子講授經義,毅然以守先待後為己任。先生對於「洪荒初辟以來,中國聖教王道所自始,人類所以孽生不絕之由」,反本復始,潛心學易,認為前儒之說,猶有未盡,所以他更定體例,以鄭注為主,采荀、虞諸家及古易說為之箋,而以己意貫穿惠棟、張惠言、姚配中及各家之說進行闡發。先生由先儒之說以通經傳,由經傳以定先儒之異同得失,如不滿意,則「十易其稿而猶未已,必心安理得而後寫定」,歷十七年成《周易鄭氏注箋釋》二十八卷,又怕文繁語繞,學者查閱不易析別,為《周易集解補釋》十七卷,自序超過萬言,仍然惓惓於學易,「改過遷善,以消殺機,而返元氣」。

先生認為《大學》、《中庸》二篇,乃孔門論禮至極精粹之言,鄭注簡而精,朱注詳而明,所以隱括條理,由博返約,成《大學通義》一卷、《中庸通義》二卷;又認為孔子行在《孝經》,「立人倫之極,致中和,讚化育之仁,發育萬物,峻極於天,其本盡在《孝經》」,漢代鄭玄篤信好學,非禮不行,故依經立注,為學者尊崇,而現在所傳鄭注,後人疑難百端,千載之後,直至陳澧據《禮記·郊特牲》之正義,引王肅之《孝經》注,定為禮堂寫定之文,聚訟紛爭才平息。於是先生據臧庸、嚴可均輯本,撰《孝經鄭氏注箋釋》三卷,並校正注、疏、脫、誤為《孝經校釋》一卷。先生曾於1917年綜括數十年治經心得,對每部經都賦詩若干首,提摯綱維,以示後學者。這些詩共有六百數十首,「先舉大義,正宗旨也;次詳源流,明傳信也」,但是「經義淵深,經師家法,源遠末分,百家得失,參錯不齊」,又不可不註明其意,所以先生於1936年開始博引群書,稽撰其說,三年而成《復禮堂述學詩》十五卷。

1939年先生為諸弟子講說《禮經》,認為「威儀三千,乃政教典則之詳,人倫日用之實,上下通行,師儒講習,《禮記》則其傳,冠昏諸義,皆七十子會通經文,親受聖旨,提綱掣領,為後學舉隅」,於是引而申之,觸類而長之,為《禮經大義》二卷。繼而又認為先前所著《孝經學》、《孝經鄭氏注箋釋》,語義過於深奧,難以教育學生,所以取舊時論著,刪繁就簡,仿朱子注四書之法,集合鄭玄之後百家之注加上自著之書,融合而成《孝經集註》二卷。

先生完成述學詩已有七十五歲。其間世禍之烈,門庭之痛,使先生產生「不如無生」之感,但是一息尚存,仁為己任,先生沒有鬆懈,「所欲著書甚多」,認為「《尚書》為前聖施於政治,道濟天下之實」,於是在1941年四月創稿,以鄭註本為據,集合《大傳》、《史記》、《說文》、讖書古文、馬氏佚注及《禮記》、《左傳》、《論語》、《孟子》周秦諸子、兩漢書等所載關於尚書的學說,為其箋釋,先生博觀約取,師法胡、江、王、段、孫、陳、王、皮諸家之義,反覆深思,「彌縫變易釋之,義若絲毫未愜,輒數易其稿,必問心無憾而後已,耳校口授,諄復不厭,必一字無誤而後已」。先生年老,困病纏身,目暝意倦,著書之苦,可想而知,歷十年而成《古文尚書鄭氏注箋釋》四十二卷,總共五十餘萬言,又別著《孫氏尚書今古文註疏校補》,《太誓》以下未完成,遺命以此二書稿交於其弟子王欣夫(大隆)。其所著《復禮堂文集》十卷,二集、三集各八卷,《詩存》若干卷。

先生說經,以高密鄭氏為宗,而亦兼采程、朱二子,平質通達,與番禺陳澧相近。而著書二百餘卷,總三百餘萬言,則又過於陳氏。同縣吳文安曾說:「吾蘇二百六十年前後得兩人焉,昆山則有亭林先生,吳縣則為吾叔彥先生,振綱常,扶名教,為宇宙間特立獨行之真儒。」識者謂為千古之公論。先生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祥和之氣,充溢門庭,吳中孝弟家風者,必以曹氏為首。自辛亥以來,歷世多變,優傷憔悴,至抗戰更至窮乏,衣食不繼,而先生惟以著書立教,孜孜不倦,雖疾病呻吟也不離簡札。真可謂守死善道者!先生生於淸同治六年(1867年)丁卯正月初八日酉時,卒於農曆癸巳(1953年)九月十五日丑时,享年87歲。先生元配為六合唐氏(唐毓和之女),繼配為同縣王氏、上虞柴氏。

先生專精三禮,奄貫五經,門下高足亦各有成就:經學家沈文倬、文獻學家王欣夫、詩詞名家錢仲聯、古文字學家唐蘭、書法家王蘧常、文史學家吳其昌、經學家畢壽頤,另外古典文學研究專家曹道衡是曹元弼的從曾孫。

後記

品按:三皇五帝以來,正人倫,美教化,夏商因革損益,文武草創禮典,周公製禮作樂,孔子敦行禮儀並率門下弟子著書立說,於是禮經禮記始傳。秦漢以來,註疏甚繁,鄭康成為宗主,注三禮而皆可入經。賈公彥作儀禮疏,朱子譽為十三經註疏之最佳。鄭玄馬融為禮作注,孔穎達賈公彥為禮作疏,至宋時,朱子與東萊先生合議,編纂儀禮經傳通解,而眾禮匯為大成。有清以來,張爾岐作句讀,江永作禮書綱目,張惠言作三禮圖,胡培翚作儀禮正義,孫詒讓作周禮正義,黃以周作禮書通故,凌廷堪作禮經釋例,而數傳至復禮曹公,曹公作禮經學。曹公傳至菿闇沈公,沈公之後,有或得其一二者,有或得其三四者,有或得其五六者,皆各自為教,為學,聚訟不已。今之讀書人,能不發奮為學,逐前賢之足跡乎?與諸君共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网站地图|狂人之家 ( 豫ICP备10202085号

GMT+8, 2024-11-27 15:42 , Processed in 0.09101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