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之家 ——记录我们经历的这个时代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大学 狂人 文学
查看: 4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史] 虞万里:略论中国传统学术之专精与兼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14 10:37: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略论中国传统学术之专精与兼通


虞万里


仲尼殒殁,微言乖绝;王官失守,诸子争鸣。汉武抑黜百家,表彰六经,开二千年经学冠冕之气象。《春秋》纪年,《左传》叙事,马迁《史记》,虽变而为纪传,然《班志》仍附《春秋》,盖以史出《春秋》,源流分明。逮传习六艺之士升而为经师,立而为博士,封爵食禄,弟子数千;而著作文儒,莫与抗衡,乃沉思翰藻,绘绣鞶帨,于是论疏繁盛,书箴累积,挚虞流别,文集攸分,而沿波讨源,导自诸子。原隰沃衍,阡陌纵横;万脉竞态,朝宗归海。刘申叔分季周学术为心理、社会、宗教、政法、术数、文字、工艺凡一十六门,各为之序,观其所溯,无不与六经诸子有关。昔皮子经降史、史降子之说,实昧于递嬗之迹;元瑞经即史、子即集之论,乃见于蜕化之痕。至章实斋标举“六经皆史”以来,钱晓徵视经史无二,刘鉴泉谓以六艺统群书,马一浮极言六艺统摄一切学术,夫统经摄史,容不相同,而其把握传统学术之本末流衍,诚殊途而同归。

章实斋曰:“事有实据,而理无定形。故夫子之述六经,皆取先王典章,未尝离事而言理。”盖事纵有繁简,而理莫不蕴之。及嬴秦灭学,书藏屋壁,义绝朝野,汉初摭拾遗散,已文有磨灭,言有楚夏,不求故训,难质奥蕴。西汉阐微旨隐义,东汉诂典制名物,虽有侧重,犹理事兼顾。其后打成两橛,各执一端者,已非夫子赞述之谛义。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六经原道敷章,循理设教,道原万物之文,理循五情之曲,骈辞俪语,天籁人韵,浑与圣人义理一体。诸子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然逐意而骋辞,博辩以饰文,所谓道术文章,互为体用。西汉承六经诸子遗意,犹不汲汲于雕龙,故迁、固 独传《儒林》而不别标《文苑》。逮及晋宋,虚浮竞煽,尚巧贵妍,辞意乖张,道文两歧。 蔚宗感染时风,分而为二,非唯经师文士杂错,犹老韩同传,且于行道为文之意,亦已远矣。

窃谓考据以义理为鹄的,义理藉考据以徵信,学术托辞章而垂远,三者可侧重,不可轩轾,善用相济,隔则滞碍。自伊川三分其学,清儒各随性之所近,妄第甲乙,聚讼不息。推原究因,才多偏曲,学有专攻,三者兼顾,亘古希有;中智下士,毕生勤劬一经一子一史一艺,或汲汲于名物训诂典制之确,或矻矻于经义微旨事理之奥,或孜孜于辞理文脉义法之美,略能兼擅,顾盼自多,专意一途,矜气自夸,递相非笑,转相鄙薄,实皆乡曲偏隅之俗说陋见,不足拱手贤哲,与语大道也。

传统学术,源一流百,散化万形,还归本相。思穷其枝叶,自当独专一门;将求其会通,则须兼擅众学。专精云者,专心聚神,精于一艺。精于一艺,须植相关术学以厚其基,基之不广不厚,则欲深不得,欲精不能,所谓狭而不通流于局,徒有专精之名。兼通云者,博览群籍,通晓多门。通晓多门,当融各科精神以贯其通,若泛滥无归,博不能约,必理有窒碍,思有隔阂,终致驳而不精流于杂,虚负兼通之誉。通专之义,复有广狭,有一书之专精,有一科之熟精,有同类之兼通,有异类之会通,一书专精不易,异类会通更难。非专精无以探骊珠,不博通难以开风气。历观古今,密而不爽。

夫子敏求,多闻一贯,圣门嫡绪,由博返约。西汉博士,墨守家法,东汉经师,渐多通儒。董仲舒下帷三年不窥后园,何劭公覃思十七年不窥门。董专治《春秋》,以之比事决狱,强国教化,可谓精而能用;何兼研六经,而独表《公羊》三科九旨,治乱递嬗,可谓博而能精。许叔重五经无双,郑康成遍注群典。叔重撰《说文》,守古文,为东汉古文学之殿军;康成注《三礼》,揉古今,已捩轉一代之风气。

魏晋之际,荀勖、束皙绍承两京经学之绪,董理汲冢竹书之纪,既为经师,又作史家,加之荀、袁纪汉,应、裴注史,史体繁兴,注家蜂起。《隋志》史部,开类三十,得书八百,较之经部,犹有过之。经史并驾,错以为用,溯源寻因,盖由专而通,由通而变,由变而繁者也。

沈周吹五音之律琯,研韵调声;李杜吸天地之元气,涤滓濯窳:是锐意于诗者也。韩柳掀雷抉电,振兴八代之衰;欧苏翻江倒河,溉泽四朝之脉:是专志于文者也。然比章勘句,又无不熔经炼史,含《诗》咀《骚》,翻铸伟辞,吞吐奇葩,另辟洞天,轹古切今。濂洛关闽之学兴,仁智礼义、忠信孝悌之义密。朱文公兼蓄并包,辟数百年独步制举、牢笼人心之 天地。宋明诸子,其发挥圣人义理,亦合亦离,或异或同,虽不免一察以自好,然皆根植六经,综贯百家,体验身心,出入释老之心得。

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皆以独立之人格,轶群之智慧,博综经史小学、九流百家,乃至天文、舆地、文学、经济、释道,而又明统知类,各有侧重:梨洲以史学学案著,亭林以小学考据名,船山以哲学义理称。乾嘉而降,吴县三惠专于经,嘉定七钱兼通史,汪中、毕沅、王先谦邃于子。而钱大昕兼擅经史、小学、金石,倡金石证史、异文求声之风气。婺源江永博通古今,兼义理、考据于一身,尤勤精三礼。戴东原学出婺源,通贯群经,洞究天文、律算、舆地诸学,治学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自蔽;至其解释经义注重字、词,为乾嘉标志之段王学奠定基石。段玉裁、王念孙父子皆精通古音,湛深经学,并能由博取约,以合御分,演绎声音贯穿训诂之旨,归纳文例融会经典之义,发凡起例,溉益学术无穷。

其他专门名家者,或究研一书,如阎若璩之于《尚书》,胡渭之于《禹贡》,顾栋高之于《春秋》,焦循之于《孟子》,赵一清之于《水经注》,马瑞辰、陈奂之于《毛诗》,陈乔枞,王先谦之于《三家诗》,吴廷华、胡培翚之于《仪礼》,邵晋涵、郝懿行之于《尔雅》,刘逢禄、陈立之于《公羊》,宝应刘氏二世之于《论语》,仪征刘氏四世之于《左传》;或专注一门,若陈厚耀究治律术,余萧客搜辑古注,李富孙裒集异文,程瑶田详究名物,卢文弨、顾千里擅长校勘,章学诚、莫友芝精研目录,金榜、金鹗、任大椿探绎礼制,顾祖禹、陈芳绩、杨守敬疏证舆地,叶奕苞、王昶、冯登府辑校金石。凡所攻错,无不穷蒐广证,洞悉精微,胜义碻论,为后学所凭信,聚璞积矿,为来者所取资。清季以俞樾、孙诒让为宗师,孙精深而俞渊博;以章炳麟、刘师培为殿军,刘守成而章传钵。

自甲骨、卷子、竹简、清档出,传统学术亟须重新整合,而王国维适当其时。陈寅恪称其学云:“先生之学博矣,精矣,几若无崖岸之可望,辙迹之可寻。”而论其贡献为三:一曰取地下实物与纸上遗文互释,二曰取异族故书与吾国旧籍互正,三曰取外来观念与固有材料互参。若非其知识之博,难以取六者而互证;若非其识断之精,二十世纪上半叶之学术进程将不免趋缓。他如马一浮之理学,杨树达之小学,陈寅恪之史学,于省吾之子学,皆取精用宏,非抱守一隅者所能同日而语。余英时曾辨析严耕望之学问,谓其“规模弘大承自宾四师,辨析入微取诸陈寅恪,平实稳健尤似陈垣,有计划而持之以恒则接武吕思勉”,其在史学上“达到通博与专精相反相成”之境界决非幸致。此非唯表揭严氏治学之方法精神,于钱吕二陈之治学特色亦不啻点睛飞龙。

戴东原谓学问之道有三难:淹博难,识断难,精审难。非博通难以有识断,无识断而强作解人,必流于臆断,而欲识断精审,又非专精不可。学问无穷,生命有限,虽饮河果腹,象鼠异需,识大识小,各随资分,然志不可不高远,心不可分人我,气不可争短长,学不可存功利,而后方能涵照如镜,应声似谷,识断平实,而无气质之偏。

吾国传统学术,有其道一生二,又复盘根错节之特点,与现代学术异趣。大道多歧,秉性不同,取途各异,成就殊相。然学不躐等,教有先后,善乎南皮之言曰:“由小学入经学者,其经学可信;由经学入史学者,其史学可信;由经学史学入理学者,其理学可信;以经学史学兼词章者,其词章有用;以经学史学兼经济者,其经济成就远大。”张氏所言,已揭橥有清二百七十年学者治学之奥蕴,而足为治传统学问之楷式。倘能明生衍交错有本末,乃先乃后;知博通专精可互资,勿固勿局;际前贤来哲贯承启,再接再砺。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念兹在兹,终身以之,庶几撮壤崇山之业,幸或一至云。
(《社会科学》, 2006年第2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网站地图|狂人之家 ( 豫ICP备10202085号

GMT+8, 2024-11-27 20:27 , Processed in 0.04003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