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之家 ——记录我们经历的这个时代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大学 狂人 文学
查看: 4271|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史] 朱立侠:吟誦叢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30 12:58: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吟誦心得

余近來遍搜海內吟誦遺音,并整理採錄音像,有幸盡聽之。自唐文治至於今日,殆二百餘家,凡詩詞文賦兩千餘篇,一一聽之,擇其善者而學之,晝則行吟,夜則立吟,久之有會於心,而能區別純駁焉,遂以“中華傳統吟誦”為題,分錄像與音頻二系列,以文體別之,各出光盤,以饗同好。時有心得,亦錄下。
吟誦古文,以唐調為最妙。因聲以求氣,優勝於別家。吟誦古文者多矣,而鮮有能如唐調之有氣勢者,昔人謂文字之妙在音節,以唐調讀之,庶幾近乎。無怪其能流傳至今,為眾所宗也。
吟誦詩詞者,最為繁多,其佳者亦不可勝數,各地之風格不一,而格律則同焉,故其停頓處,長短音,皆有相似處。古詩之調子最繁雜,各地不一,不按平仄,故如歌者,第其調為簡耳。近體則依格律行腔,平長仄短,入聲尤短,而有七律之前二字不論平仄皆短者,如福建吟誦,此殆七律自五律添頭節而成者乎?餘者則如詩律,大概一三五不論,節奏點則嚴以平仄,且有文讀。然亦有每字之平仄皆論者,不論居于一三五,凡平則長,仄則短也,此以陳新雄先生為最著。陳先生雖居臺島,而為江西人,故為贛語之吟誦。其吟誦,非節奏之字,亦明其平仄,吾以為得之。雖不必精細如是,而古人用聲之妙者,非細不足以察之。如“仄仄仄平平仄平”,雖然五字可平可仄,茍三字為仄,則五字當平,乃能和諧,使整句之長短不突兀。“平平仄平仄”之特格,吟誦之時,更具美感,故唐人愛之。如此細論,則知拗救之理,非在筆下調之,實賴口中吟改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7-30 12:59:48 | 只看该作者

唐調流別論


吟誦古文之妙者,莫過唐調也。唐老夫子緒承桐城派,而以經學為歸,其吟誦也,氣勢沛然,運丹田之氣,發金石之聲,昔曾國藩云聲出金石飄飄意遠者,殆謂此乎!唐夫子之前,聲音莫錄,不能親感其妙,是遺恨處。唯“因聲求氣”之說,可以想見也。殆夫子製唱片,原聲傳於後世,我輩有所憑藉矣。又主持無錫國專,培育高才,傳揚吟誦,今尚數十人焉,可謂盛矣。去歲於京舉辦中華吟誦周,遍邀海內外吟家,而唐調為多,故有專場盛會。迄今一年矣,余每有暇則聽之,行則誦之。中以《岳陽樓記》為最多,於是觀其異同,比其優劣,然情難分其軒輊也。夫子唱片有此篇,然年久受潮不可再現矣,推想昔日必以此篇教授諸生,故今人人愛誦此篇,其音節雖不一致,而氣勢俱在,起伏雖不同時,而調型猶未改易也。大概聽之,使人皆知為唐調,其尾音之拖延,聲氣之起伏,殆有所同,而每人之氣息長短強弱則異,於是停頓處不一,遂各具特色焉。
唐夫子之吟誦,音節鏗鏘,氣流充沛,語速甚快,語勢甚強。即以此而論,則諸弟子中以范敬宜最似。范先生之似夫子者,蓋在其氣勢神情也。語速之快,或甚於夫子,其氣勢得之,而語音、腔音若有不似者。唐調以氣勢勝,此范先生所以為傑出者也。此蓋天才也。余嘗聞之蕭先生,云范先生當時年最少,而又最慧,唐校長每來視察,眾皆推以當面吟誦也。然而天不假年,竟于前日辭世矣!此一脈吟誦遂絕矣!豈不悲之!數日前,徐夫子致電問候,云將出院,可擇日採錄也,不意天竟喪之!生前未多錄音,衹去歲參與吟誦周,有《岳陽樓記》《前赤壁賦》(節選)《滿江紅》錄像,此前《古詩文吟誦集萃》收錄《前赤壁賦》及《伶官傳序》。我所知者,僅此而已。此數篇中,以《岳陽樓記》為最有氣勢,誠如唐夫子之誦《豐樂亭記》者。
此外則陳以鴻先生為最肖,陳先生云傳自唐堯夫(唐文治弟子,吟誦最近先生,代先生開課傳調)。陳先生之用氣、節奏、字音,極似夫子,蓋從學既久(唐老夫子主持無錫國專及上海交大,陳先生因緣輾轉兩校),而又有唱片學習(我會所得之唱片即自陳先生處,據云人間尚存六套,今為之轉出消噪,然不盡人意,多有不復可聽者),故能見夫子之風範也。其吟誦《豐樂亭記》、《岳陽樓記》諸篇,皆似夫子,誠為佳品,使人陶醉其中。
陳先生之外,則以蕭善薌為最近。蕭先生之發聲及腔音最似唐老夫子,而從容不迫,亦為純正。其吟誦以《伐檀》為第一,《岳陽樓記》次之。蕭先生亦嘗吟誦陶淵明《飲酒》諸篇,使得知唐調之吟詩者也。今吾所得唐調錄音,多為古文,鮮有吟詩者(夫子力在經學,吟誦詩經為常,而五七言詩則少),故此堪備其一體耳。江蘇魏嘉瓚自云其《木蘭辭》調傳自無錫國專首屆畢業生蒋庭曜,徐夫子疑之,而吾則以為是也,雖其遞傳有所改易,而調源當出于唐門也。今反復聽蕭先生《飲酒》中五字句,又以唐調讀文法讀五言詩,則知其間變化。魏先生調已然整齊固定,殆有所改善也,而初始或即為唐調耶。
以所採錄之多者而言,尚有戴逸先生。戴先生之唐調為弟子中最獨特者。初聽之,不似唐調,其發聲行腔之法,已自有別,而起伏更殊,尾腔亦不顯著,故有疑焉。然細聽其《前赤壁賦》,于起伏之間,仍可尋其淵源,實出于唐調者也。其改易者最多,此或其分派矣!余前日董舊,有朱東潤先生之錄像,專錄其讀文,聽其諸篇,皆八大家之古文,用調亦一,而不盡如向之所得唐調錄音,其起調則與戴逸相似,或此為一派乎?朱先生之在唐門,早於以上諸家,時夫子視未茫茫,親撿褚生指導讀書,但讀而已,未嘗解說,年終考核,朱先生名列十三。朱氏既在夫子之側,其讀法當經夫子之耳,若有大變,必加勸改,故其調理當夫子所許也。而後來入門者,或傳自唐堯夫,或聽夫子錄音,故又一派也。如此推之,則夫子之前後或有改易,亦未可知矣。
夫唐調之興也,非一代也。自桐城之初,方苞、劉大櫆、姚鼐之讀古文,至梅曾亮、曾國藩、吳汝綸,必有所異也,至唐文治而恢弘之,今乃名之曰唐調,而唐調亦不止於此也,每傳必有改易,於是有源有流矣。唐堯夫、陳以鴻、蕭善薌等為一支,朱東潤、戴逸等,又為一支矣。此尚為入于夫子之門者,及其再傳,又加變焉。
南師大陳少松先生,近年致力吟誦,唐調之中興,有其力焉。然陳先生之于唐調,多所改善,加以音樂,節奏變慢,之前或謂之誦,至此則純乎為吟矣。陳先生所取調,已非唐調之全,唐調有高低之變化,而陳則多用高調,且其發音之高低去語言為遠也。此前唐調近于言語,以腔音而行,故聲多沉斂,而陳氏之則多以歌喉出之,類乎唱矣。至於氣息,則此前多為吐氣,故速而有勢,至陳則多吸氣,於是慢而均,有所謂節拍者存焉,氣勢弱矣。此其大較也。至於其細處,如入聲字、尾腔位置等,皆有不同。譬如《岳陽樓記》,至“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處,“北”“峽”“極”“客”“物”“得”皆為入聲字,此一句必多頓挫,以范敬宜之吟誦最合,其次陳以鴻、蕭善薌輩,亦多將之吟短,以成頓挫,故而有氣,且三人之尾腔亦在“無”處少呼氣,至“乎”處乃長呼,陳少松先生亦大概如此,然細處則每句有節拍,或為遷就伴奏故,乃使氣流之積蓄不足,而損其氣勢矣,且將尾腔之氣先洩,結處之呼氣力有不足。“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一句亦然,“國”“目”“極”為入聲,在其間調節頓挫,前三人之誦皆在“悲”處稍停呼氣,至“矣”乃往復長吟,陳少松則在“而”字振起,音高而長,氣洩多矣,“悲”處則相對而短,於是末尾之字氣力弱矣。雖然,亦可稱善也。此就一點而言之,若以全體論,則混成為妙,不斤斤于字句也。陳少松先生之吟誦,聲情並茂,搖曳生姿,其曼聲之吟,適足以表達哀愁,凡情感之屬,更見其妙,如《出師表》《項脊軒志》等皆可擊節而賞矣。此又唐調之一支也。
至於今日,則以徐健順先生之力倡,唐調幾乎家喻戶曉矣。然其音不以江南,而易之以通語,先前之講頓挫、近言語者不可求矣,如唐夫子吟誦《豐樂亭記》“修既治滁之明年夏”之“夏”讀如“雅”(陳以鴻先生亦然),故快也。整篇之語速亦甚快,其中有入聲字故也。今以普通話終隔一層。徐夫子析其調而運用之,雖則便利,然求其規律,則氣勢有所失矣。且雖以丹田發音,而吾終覺不似者,何哉?吾初聽唐調,乃知其音有嘶處,以為年老音久之故,而徐師告以腔音,乃知此為國樂之特色。此雖得之,然不甚全。以腔音吟誦出,氣自丹田,聲如洪鐘,然與唐調猶有不似者,在其音色也。前人唐調或非圓潤之聲,時有聲帶顫動之狀,此為共鳴腔之異(或與濁音有關,有待研究),若共鳴腔在口則聲圓而洪亮,在喉則音扁而顫動,音色於是相異矣。故於丹田發聲之外,倘有共鳴在喉一條,庶幾近乎。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7-30 13:01:04 | 只看该作者

吟誦之特質(吟誦與嘎裂聲)


採錄吟誦日久,于吟誦之研究亦多,然每為一問而困,即“吟誦與歌唱之本質區別”,此即吟誦之特質。余向以吟誦之音色,大異乎歌唱,而人多不解者。或謂吟本屬於歌,大謬也。今日年輕人吟誦,往往不得正宗,而有似歌者,即不知兩者之別。
吾會所培訓諸師,亦不免於此。蓋前所謂吟誦之特性,在依字行腔、平長仄短、平低仄高、腔音唱法等,然細思之,未必歌不如此。今人之歌固不足論,而古歌何謂不然。吟誦與歌唱之別,不在於此。且吟誦古詩古文,不按平仄,又不類歌者,何哉?要在其音色之異耳。
去歲暑期中級班講課已論及此,唯數人認可,蓋多不熟吟誦,不能真切體會。前日又見論壇問此,乃答覆如下。摘錄以供參考:

或問:二者音色有何不同?
對曰:吟誦之音古樸,歌唱之聲圓潤。
問曰:何以如此?
對曰:其發音部位、用氣方式不同。吟誦用腔音,以丹田吐納,而共鳴于胸內。歌則不然,其婉轉則出於喉。段安節《樂府指迷》云:“善歌者必先調其氣,氤氲自臍間出,至喉乃噫其詞,即分抗墜之音,即得其術,即可致遏雲響谷之妙也。”自人之演進而言,其發音器官逐漸外移,故腔音者,先民所用之音聲,自以純樸為尚。先有吟誦,後有歌唱。或謂吟誦為人類早期之唱法,良有以也。且吟誦較歌唱為簡易,人皆能之,亦可見其原初性。其發音自然,吐氣輕鬆,如說話般,與歌之講喉舌婉轉大不相類,故便於學習。

今日,又思之,吟誦之音,於語音有何分別?音色之差異,竟為何所主?吟誦與歌唱相比,其音過低,故凡言情志高快則曰高歌,老杜“白日放歌須縱酒”是也;凡言意緒低愁則曰低吟,義山“夜吟應覺月光寒”是也。如此之例甚多。音之過高,則有假聲,唱歌多用之,如紹興大板、黃梅戲、秦腔、越劇、粵劇皆有假聲。而吟誦獨不然(偶爾見某小學生吟誦用假聲,蓋不知吟誦者,以為高歌即可,是其師不解而誤導也),頻率高,音強小,故其用氣必忠厚,用聲必自然,有沉穩之象,不偏於兩極。且吟之本義,訓爲呻吟,出於臍帶,多哀愁之聲,故往往偏低。音之過低,則有嘎裂聲,此漢語之一大特色也。嘎裂聲發音中斷,扁平而薄,聲帶壓縮而高頻振動,其聲如蜂鳴(例如:普通話之上聲),吟誦多用之。唐文治、蕭善薌、錢仲聯、陳以鴻等諸老前輩之吟誦,莫不如此。於此可見,吟誦與歌唱之差別,在其音色。吟誦音色之特質,在於嘎裂聲。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7-30 13:02:01 | 只看该作者

吟之起源


吾人今日所言,名曰漢語,即漢代所立之語。先漢之語,今多不存,楚語或遺滇隅,雅言不得復聞。據南亞語、漢藏語推之,華夏語殆以雙音節詞為主,及秦代革以西北方音,前一音節元音脫落,而成複輔音,雙音節變單音節,是華夏語之變為漢語也。故及漢語,方有一字一音之說,而吟者必依字行腔,非待一字一音不可,故吾斷言先秦華夏語並無吟事。攷之文獻,先秦吟字甚少,唯《莊子》有“呻吟裘之地”、《國語》有“吳吟”“越吟”數例而已。然此皆在南方,中原絕無,故《詩經》不言“吟”,《孟子·公孟》篇有“誦詩三百、弦詩三百、歌詩三百、舞詩三百”,不及吟。是知先秦無吟也。
然則吟起于何時?此須就吟之特質推求。吟者,必以字之四聲行腔,不然不能謂中國之吟。故吟之興起,必待四聲備而後可。先秦華夏語,多雙音節,無聲調之說,及漢代楚語北侵,中原之語變為漢語,是有聲調。蓋聲調生於南方:南方燥熱,南人矮小,故時有喘息之聲,久而成氣聲,氣有升降,是有聲調。故楚語有聲調,有聲調則抑揚婉轉,北人音直,唯有長短(清人所謂上古漢語但有平入二聲也,實則平為長音,入為短音耳。)故其聞楚語則覺悲涼,大異於中原。吟必依聲調,聲調生於南方,故吟起於南方,是以文獻所出,皆曰“吳吟”、“越吟”、“楚吟”,及楚得天下,楚語風行,而吟事斯滋,徵之文獻,漢代《白頭吟》、《梁父吟》者興矣。殆至魏晉,四聲完備,而沈約等為文即以四聲,遂有四聲八病之說,以聲調詩,聲律之說遂興。
吟既生之初,以速吟為主,四言則兩拍,兩字一拍,五言承此,亦僅兩拍,上二下三,此即永明體之節奏,沈約論之詳矣。吟自身亦有發展,至南朝時,曼為長吟,於是五言之句,上二字一拍,下三字斷而為兩,三四兩字一拍,末一字獨自成拍而後延長,即從“二·三”演為“二·二·一”,於是永明體之節奏變為近體矣。
5#
 楼主| 发表于 2015-7-30 13:03:49 | 只看该作者

全濁聲母讀法


帶音舊稱濁音,不帶音舊稱清音。清音分送氣與不送氣,不送氣為全清,如幫、非、端、知等;送氣為次清,如滂、透、澈、清等。而濁音並未據送氣、不送氣分全濁、次濁(此名實為帶音之邊音、鼻音、半元音),衹是一類。故于全濁聲母之讀法,諸家頗有異議。江永、洪榜、陳澧、高本漢讀為送氣;馬伯樂讀為不送氣;李光地謂二者皆有,南北相異,南方不送氣,北方送氣。勞乃宣、章太炎從李說而更詳之,勞謂一濁母對兩清母,南北方據平仄而分別對待,北方濁平聲送氣(如羣qún、牀chuáng),濁仄聲不送氣(如郡jùn、狀zhuang),南方濁四聲皆不送氣(如羣giún、郡giùn、牀zriáng、狀zriàng);章太炎更謂全濁聲母有抑揚之分,揚氣呼之則為送氣,抑氣呼之則不送氣,北音多揚,南音多抑,北音平去二聲分抑揚,平揚(送氣)去抑(不送氣)。勞、章二氏用詞雖異,其實皆與李同,即全濁聲母有讀送氣者、有讀不送氣者,故古人以一濁對兩清。愚則不以為然,此數家之論,皆以今音解古,未必合當時之情。蓋元明之後,北方濁音清化,勞、章以平仄而論送氣與否,是後來情形。(雖然,以此分析吟誦調之升降抑揚甚便,蓋吟誦語音基礎皆為後來方音,既分陰陽,故依字行腔,能見其腔調抑揚變化之根據。如今日所採錄南北吟誦中之平聲有高有低,陽平有升有降,皆因此而異焉)。中古語音初衹有四聲,音變後乃漸分陰陽,其分化途徑各地不同,因而各地陰陽調型亦相區別,今日陽平之有抑有揚,入聲之有升有降,皆由此而成。然其于隋唐,未必分別如此之大也。故可推之,在中古雅言體系之中,其理論嚴密,自不當混,不然必明言之。全濁或皆送氣,或皆不送氣,若兼而有之,必分純、次,不當以一濁對兩清。羅常培謂今吳語全濁多存本值,為送氣,故從江、洪、陳三家之說,以全濁配次清。愚深許之。
6#
 楼主| 发表于 2015-7-30 13:04:43 | 只看该作者

聲調 平仄


詩講平仄,詞講四聲,固不刊之論也。然而詩何以只講平仄而不論四聲耶?四聲又何以二分?若不知此,何以能知平仄之深意。考平仄之本原,實出於舒促。漢語有聲調,人皆知之。然漢語聲調非古已有之,人鮮能知。魏晉之時,聲調大備。於是四聲之說盈耳,聲韻之書累牘。而推此前,則無四聲。清儒多有論之,近世語言學家亦論之頗詳,茲不贅述。唯述其演變,此關乎平仄之由來者也。
夫聲調之興,乃由韻尾變來。聲調未起之時,漢語韻尾甚多,因韻尾之異,而有升降之勢,此勢為伴隨特徵,並非主要。民族融合,華夷代變,而韻尾脫落,則伴隨特徵升而為主要特徵,是聲調之興起也,在魏晉之時。詩人用之,乃謂發古之所未有,是沈約所獨得之秘也。故永明之體,實得益于當時語音之巨變也。詳言之,平仄對立,為舒促對立。古平聲為元音尾或鼻尾,是後來之陰聲韻與陽聲韻,為舒聲也。古上聲有?尾,不能延長,後變為上聲。古去聲為s尾,再變為h,皆不能延長,後變為去聲。古入聲為b\d\g尾,至近古乃脫落于北方,而南方尚存,因發音短促,不能延長,今獨謂之促聲。由此可見,中古時,上聲、去聲、入聲皆有塞音(或擦音)韻尾,故發音短,皆促聲也。而平聲為舒聲。故以平對上去入三聲,是舒聲與促聲相對。此四聲所以分平仄也。
平仄有長短。促聲之實質為韻尾有塞尾,故而發音短,不能延長。舒聲則能延長。於是平仄之對立落實為長短之對立,詩人用此以調其節奏也。詩之聲律,于隋唐已備,故此際之詩律,以平仄為節也。待上去韻尾脫落,則舒促之對,為平、上、去與入之對也,故此際新生之詞,不唯平仄,而細于四聲也,蓋上去已非促聲,不可與平相對也,是以李易安謂詞有四聲也:“蓋詩文分平側,而歌詞分五音,又分五聲,又分六律,又分清濁輕重。”如此,可謂詩詞之聲律,實以舒促為節奏也,而舒促隨語音而代變,故而有平仄、四聲之迭用也。
7#
 楼主| 发表于 2015-7-30 13:06:08 | 只看该作者

近體吟法


詩也,歌也,一體一用,其初本同。凡歌必有徐疾,而古人以樂從文、依字行腔,必因語音之長短高下而運聲也。舒促所以使徐疾,徐疾所以成節奏也。故吟詩之法,必使平聲長而仄聲短,以存古韻之跡,遵古詩之法,亦得古人之心。至於吟詞,則可注意四聲,平、上、去皆可長,唯入聲不能長,李易安【詞論】云:“如押入聲,則不可歌矣。”是也。此所論為平仄之長短節奏,為一定之理,為通用法則。
吟誦不但有節奏,亦有起伏旋律。故尚須論其高低。其在語音,中古之時,平上去入,以次增高,平聲低,仄聲高,今老先生吟誦之時,亦多如是。然亦不盡同,平低仄高,僅就其大體而言之。若深究,則高低之外尚有輕重,清音輕,濁音重,而輕重亦往往關乎高低,故清音亦偏高,如“高”字即是;濁音偏低,如“同”“從”等。中古時清平聲殆為33,濁平聲殆為11,今方言之中,平聲多分陰陽,而高低隨之而異。故吟誦之高低與平仄不可一一對應,若以中古音,或差之不遠。而數百年來讀書,皆以文讀音。文讀音並非古音,實為元明以來官話,故其高低因方音而異,大概陰平高,陽平低。較早錄音如唐文治讀文時陽平低而陰平高。今諸老吟詩時亦多如是。故平仄之高低不可一概而論,不持以為通法。
至於旋律起伏與字音升降,尚關乎四聲之調型。中古之調型、調值,具體不可考,大概平為33,上為35,去為53,入為5,嚴格而論,吟誦不當倒字,故平聲平,上聲揚,去聲抑,入聲促。然而自唐以後,四聲多因清濁而分化。有兩分為陰陽者,則生八調(如今日溫州方言。吳方言上聲不分陰陽,故有七調。)有三分為陰陽中者,則有十二調(七十年前粵語有十一調,無中平。江南中平聲鴉片戰爭之前尚存。今粵語中上、中去亦失,存九調。)由此觀之,今日方音之四聲存多調,而各地清濁之變不一,陰陽之分有異,其調型升降亦大有別焉。陰調有升降,陽調亦有升降,各地不同。故吟詩之時,同一字在不同地區之升降不一,而人皆能曉,是聲調之辨義遠不及聲母韻母也,且一延長,其語言性削弱,是以能曉。故而今日吟詩之時,不必嚴格定其升降。蓋此方音雖不倒字,而他人聽之,未有不倒者也。故調型升降不足持以為法。而平仄之長短高下則超越方音,為共同規則,可以為法。且聽吟誦,不但在其音,亦在其腔調,乃綜合藝術,不必斤斤于調型也。故通用吟詩法,要在平仄不亂即可,不必細求四聲之調型。而唱詞之時,另當別論。
以上所論平仄之長短、高低、升降,唯有平長仄短可謂定法,為各地吟誦共有特徵,其餘二者皆當因方言而變化。若欲求通語之吟詩法,則依平長仄短可矣。至於高低,可陰平高,陽平低。至於升降可不論,尤其上聲不當折,折則聲長,不諧。(方言中上聲甚少折調者,北京話211,亦非折調。)入聲則須讀短。如能嚴格平仄,而因情設其高低起伏,斯足矣。此吾所謂通用吟詩法也。
8#
 楼主| 发表于 2015-7-30 13:06:52 | 只看该作者

唐調分體


唐先生有文體意識,其讀法因文體而異。此十片中,自文體分之,有七類:詩經、楚辭、古詩、詞、曲、經文、古文,涵蓋各體,可謂全矣,但以古文為重。自其異者觀之,七類之間,各不相同,詩經、楚辭調相近也,而節奏迥異;古文、經文,辭相類也,而調迥異;古詩、詞曲與文之異,固弗論也。惜未聞其吟近體詩,不能持以相較。此就文體而論也,若從其腔調而言,其類但兩種而已。大抵自詩經而後,腔調愈來愈弱,與文體之特徵相符。詩經為整齊韻文,節奏相似,故旋律性強,可以唱矣。至讀楚辭,似自詩經演來,惟延其節奏,曼其腔調也。讀七古,其調子亦是詩經、楚辭一類,整齊而有章法。讀古文則無固定腔調,幾乎以字而行腔,去詩詞類遠矣。而讀儒經則介乎兩者之間,有腔調,而變化不及古文,此殆經文之莊重乎。故唐調吟誦各體,就其腔調而分,蓋有兩類:古文一類,其餘一類。兩類風格不同,腔調不同,其特徵在尾腔之異:古詩詞經文之屬,調子相對固定,有起承轉合之章法,尾腔為216;而古文則依字行腔,以氣宣情,以情傳神,尾腔為615;二者並非一類。
9#
 楼主| 发表于 2015-7-30 13:08:41 | 只看该作者

唐调


唐文治(1865-1954),字蔚芝,晚號茹經,江蘇太倉人。民國以來,國故式微,學風不靖,唐夫子見邪說之塞仁義,乃昌讀經救國之說,借傳經講道之機,以救淪落之人心,而延吾族之命脈。其教人也,以躬行實踐、明體達用為旨,務求行止合乎禮節,治學志在道義,故及門皆志行清美之士。其治學也,以經學為主,每燕居端坐,口誦心唯,經文背誦如流,注疏不誤一字。又精研讀文法,緣情以發聲,因聲以達意,或朗誦,或低吟,抑揚頓挫,聲出金石,于近世吟誦界可稱第一人。又曆掌交大、無錫國專數校,門生廣傳其讀法,號曰“唐調”。
據《茹經先生自訂年譜》,唐夫子于甲戌年(1934年70歲)五月、十月兩赴華東電氣公司錄製讀文唱片,一片“讀文四篇”,一片“講演‘孝’‘弟’‘廉’‘恥’及讀《詩經》《左傳》法”,此二片均未見。1948年,又為大中華唱片公司灌制唱片,名曰《唐文治先生讀文灌音片》(十片),並附《說明書》,今存上海交大及太倉檔案館,為最早之吟誦錄音。其內容有:讀文法講辭及英文介紹;古文有《史記•屈原列傳》,諸葛亮《前出師表》,韓愈《送李願歸盤穀序》,李華《吊古戰場文》,歐陽修《秋聲賦》、《豐樂亭記》、《五代史•伶官傳序》、《瀧岡阡表》,范仲淹《岳陽樓記》九篇;《詩經》有《鴇羽》、《卷阿》、《常棣》、《穀風》、《伐木》五篇;《楚辭》有《雲中君》、《湘夫人》兩篇;經文有《左傳•呂相絕秦》一篇;詞有蘇軾《水調歌頭》、岳飛《滿江紅》兩首;七古有唐若欽公《迎春詩》、《送春詩》兩首;昆曲《長生殿•小宴》一首。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7-30 13:16:06 | 只看该作者

唐調來源


茹經先生所讀兩類腔調,實為兩個系統。讀古文為一系統,讀經文、詩詞為另一系統。此兩大類,殆傳承不同。依鄙見,其讀經文、詩詞之調為太倉調,蓋幼承庭訓,私塾教授,皆本地之吟誦也。舊時幼教,先讀經書、詩詞,後讀古文,故詩詞經文類當為太倉本地調。據《茹經年譜》,先生六歲受業于叔祖胡嘯山先生之門,“先識字,後讀《孝經》”,之後二年讀《論語》、《孟子》,九歲受業于姨丈姚菉翹(胡嘯山之婿)讀《詩經》,之後乃從父唐若欽公讀《尚書》、《周易》,十二歲受業于外祖父古愚胡公讀《禮記》、學制義及試貼詩,十三歲受業于姨丈錢會甫先生讀《左傳》,十四歲隨父讀書,十五歲乃應州試。應試前所學者皆家學也。之後又隨王紫翔先生學性理文章。由此觀之,諸師皆太倉人氏,其吟誦亦太倉調也。詩詞多從其父學,其父能詩,讀文唱片中有《迎春詩》、《送春詩》,而吟誦調與《詩經》相類,蓋太倉一帶調子相近故也。或謂此類源于沈曾植先生。如唐門弟子吳霖曰:“至於唐校長朗誦‘古詩’之格調,據傳是沈曾植傳授,又不同于吳汝綸。我聽過他朗誦《詩經》之《唐棣》、《穀風》、《伐木》以及《楚辭》之《湘夫人》、《雲中君》,特別朗誦蘇軾《水調歌頭》和岳飛《滿江紅》,中氣充沛,噴薄而出。喉鼻傳轉,餘音嫋嫋。既有鏗鏘金石之聲,又得徜徉空靈之感。”意者金石之聲出於吳汝綸,而空靈之感出於沈曾植。考《茹經先生自定年譜》,先生受業于沈氏,在光緒十八(1892)年,時年二十八歲,未言及學吟詠事,且先生將近而立,吟詠當已定型,故未敢輕言其傳自沈子培也。余採錄之久,關於沈曾植所傳調,有三例:一為沈永所傳其父沈希乾之調;一為錢仲聯所傳調;一為李成蹊傳自王遽常之調。然此三者又皆師從唐夫子,蓋流中又有源流也。故不能知其各傳沈氏之調也?抑又師從夫子而再傳沈調也?其調子或受夫子影響,故不能以之旁證夫子吟詩出於沈氏也。今考唐、錢、沈、李四家吟詩並不相似(古體則唐、錢稍近,近體則沈、李稍近),或非一源,而又有師承,遂較繁雜,難以細論矣。
至於古文讀法之來源,則為桐城吳摯甫先生。此事當無疑,夫子自道及諸弟子所述皆可證。據《年譜》載,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38歲)七月末八月初,唐夫子隨戶部侍郎那桐等出使歐美回至日本,恰值吳摯甫先生來日考察學務,不期而遇,至為歡洽,遂屢夜縱談古文源流及其讀法。其中細節見於唐蔚芝《桐城吳摯甫先生文評手跡跋》。吳教之曰:“子欲求進境,非明文章陰陽剛柔之道不可。”乃指示明徑:“文章之道,感動性情,義通乎樂,故當從聲音入,先講求讀法。” 又授以讀法:“讀文之法,不求之於心,而求之於氣,不聽之以氣,而聽之以神。大抵盤空處如雷霆之旋太虛,頓挫處如鐘磬之揚餘韻;精神團結處則高以侈,敘事繁密處則抑以斂;而其要者,純如繹如,其音翱翔於虛無之表,則言外意無不傳。《樂記》師乙所謂‘上如抗,下如墜,曲如折,止如槁木,累累乎端如貫珠’,皆其精理也。知此則通乎神矣。”並以唐先生新作《奉使日本國記》為例示範。先生聆其音節,無不入妙。此後乃琢磨讀法,終成大家。唐夫子1948年錄讀文音帶開頭之講話,亦道其學吟誦之歷程曰:“近世讀文方法,莫善於湘鄉曾文正,謂要讀得字字著實,而其氣翔於虛無之表。得其傳者,為桐城吳摯甫先生。鄙人曾與吳先生詳細研究。”所研究者即上所引吳摯甫論文之說,此言明其調子之傳承:曾國藩——吳汝綸——唐文治。則唐調之傳承,自曾文正而來。弟子錢仲聯、吳霖等所述略同。周邦道《唐文治傳略》謂其讀法“私淑湘鄉,而得其真傳”者,即謂古文一類也。唐調所以知名者,亦在此類也。
然文獻雖已證唐調源於桐城派,而其間承繼多少,必待採錄桐城讀法之後,多方比較,乃能知所新變。余於壬辰秋,輾轉安慶近月,訪耆老,拜名流,將當地私塾讀書調採錄殆盡,然與唐調相比,無不平淡,未見其淵源關係。凡讀古文,多以延方音為基腔,依字調變節奏,而唐調所以特別者,在其尾腔之回環推進,而今日桐城諸地尚未見有相類者,故不知唐調之繼承桐城者有幾分。
壬辰歲末,餘往徐州採錄徐仰儀之弟子郭廣偉先生,乃得知桐城派之讀法。郭廣偉,1926年生,徐州人。嘗考入無錫國專,受教于唐文治。然其吟誦則傳自徐仰儀先生。徐仰儀(1884-1948),名鴻璣,銅山人,與王雪樵、韓席籌稱“徐州三家”。民國初從閩侯林琴南、桐城姚叔節、吳北江諸先生學古文辭。徐先生之吟誦即學自吳北江。吳闓生(1865-1944),號北江,文章宗師吳摯甫之子。以古文辭名天下,教澤廣被燕冀,學者尊為大宗師。北江先生幼承家學,後又師從賀松坡等,轉益多師,終成大家。其吟誦則為家傳,于時頗為著名,門人亦傳其調。“從先生受學者,尤愛先生之誦詩文。誦之入神之際,眉頭飛揚,笑容可掬,聲音變化,千回百折之態,若見於空際。聽之者神凝形釋,文章內涵之秘,不待講說而自明。蓋‘因聲求氣’之說也。由是裁成者眾,異能之士、日萃於其門。門下士若曾履川、若吳稚鶴、若潘伯鷹、徐仰儀及賀孔才,皆一時之選也。”此中對吳氏吟誦之描述,與唐蔚芝吟誦之情形極似,又提及徐仰儀為吳北江高足,于吳調之傳承頗力。據弟子郭廣偉先生述,徐先生自瀋陽歸徐州後,以教學、賣文為生。其教學甚重詩文吟誦,以為熟讀千遍,方能下筆有神,而吟誦實為體會作品韻味,揣摩作者精神、意氣最佳之法。郭先生讀中學時傳得其法,餘聽之,其用氣不間斷、尾腔有所延,皆與唐調類似,唯不如唐調之顯著耳。郭先生後雖入無錫國專,亦曾聞唐校長之吟誦,然以入學不及派一年即從革命,又以先入為主,未嘗習唐調也,故其吟誦尚為吳調之正宗。吳調雖與唐調不同,然於今日所採錄諸多讀文調中,為最近唐調者,其間當有淵源。相比而言,吳調簡樸,而唐調豐富,唐調似從吳調發展而來。二者吟誦之法相近,而調子相去甚遠。吳北江與唐蔚芝同年,皆學於吳摯甫先生,而吟誦調相差之遠,不可謂其傳而不變也,吳氏守其家傳,故猶簡樸,而茹經發明,乃至於豐富矣。
唐調之讀古文,乃自桐城派而來,其源遠矣。唐夫子學於吳摯甫,吳學於曾文正,曾文正則遠承方苞、劉大櫆、姚鼐而來,並以“讀書聲出金石”為君子一樂也。雖桐城文脈之傳,可歷歷而見,而其讀法,亦一傳而未變乎?且自桐城而湘鄉,其言語腔調固殊,安能襲而不變焉?又自湘鄉而複桐城,豈能一如向之所傳耶?茹經先生集大成,乙太倉之音而學桐城之調,又烏能不變也?故唐調者,可謂創自茹經先生者也。余聽吳氏傳調,知其中傳承者少而新變者多矣。雖為一脈,而更開新境矣。夫桐城為天下文章之正宗,夫子承其餘緒,悟其精髓,而昌明讀法,為學者之金針也。
補記:吾近來研究唐調,頗得益于蘇州吟誦專家魏嘉瓚先生,魏先生採錄蘇州吟誦甚有功,出版《最美讀書聲——蘇州吟誦採錄》,附有所採錄諸先生吟誦錄音,及相關論文,嘉惠學林,功德無量。壬辰冬上海開唐調會,從先生請益,逆旅受教,示無錫國專研究書,感激無限。一日,先生致電,雲新作一文,論唐調與吳調之關係,並以其師郭廣偉先生之調與唐調相比,結論為:唐調與吳調法同調異。法同吾已論之,而調異吾未深究。魏先生以唐文治吟誦強調近於江蘇本地,故謂唐夫子之調為江南調,而法為桐城法。吾深然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网站地图|狂人之家 ( 豫ICP备10202085号

GMT+8, 2024-11-30 19:13 , Processed in 0.10210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